“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让‘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民有所盼,我必有为”成为政府系统的自觉行动。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新时代玉溪的新征程上,“民生”二字重若千钧。玉溪市委、市政府恪守为民宗旨,从全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确定了2023年的十件惠民实事。
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2023年,玉溪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3 万人以上,2023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2022年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 70 万人以上,其中转移省外就业 8.6 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万人以上。
在教育普及普惠能力提升方面,将统筹推进基础教育能力提升,加大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力度,加快红塔区高铁新城小学建设,完成红塔区泷水塘幼儿园、易门一中、新平戛洒中学等新建扩建工程,新增幼儿园学位540个、中小学学位1560个。
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将组织申报省级星创天地 3 个、科技特派团 2 个、省级科技特派员 50 人以上,争取立项一批乡村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乡村振兴科技专项项目。建设玉溪市技术市场线上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精准对接,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在住房保障和居住品质提升方面,将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以上;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0个,惠及群众1万户以上。
玉溪还将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2023年建设70件集中式供水工程,提升4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玉溪还将实施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工程(薄弱专科),2023年,在9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中,100% 设立精神科和眼科,设立老年病科从 55.5% 提升至 77%,设立临床营养科从“零”提升至44%。
开展农村公路安全“消危”行动,2023年完成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150 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座,确保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安全可靠。
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文化惠民工程,2023年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不少于30个。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艺节目,开展惠民演出 700场,完成 30个乡级文化站和30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创建命名3000户文化户,创建命名100支“星级”文艺队。
玉溪还将实施HPV2疫苗“健康惠民工程”、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针对玉溪居民,年龄在9至30周岁人群中接种HPV2疫苗,全市在校初一年级女生免费接种,9至 30周岁其他女性按照惠民价格接种,降低女性宫颈癌患病率,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打造3个老年友好型社区、2家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
实施“村村寨寨广播响”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2023年成立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市级中心1个,县级中心9个;健全 75个乡(镇)、街道前端,711个村(社区)终端配套设施;建立应急广播节目资源共享平台,市、县、乡、村、组五级应急广播体系实现一张网运行、一体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