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在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反思。他坦言,美国曾经在海洋、空中和太空领域的绝对控制力已经不复存在,这种由一位高层官员亲口承认的现实,意味着华盛顿内部终于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
万斯生于1984年,成长于俄亥俄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他经历了家庭变故,外祖父母的养育让他更能感受到中西部工人阶级的辛苦。他后来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服役四年,包括在伊拉克执行任务。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验到海外行动的复杂性与挑战。退役后,他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进入耶鲁法学院深造。毕业后,他投身于风险投资领域,并在2016年出版回忆录,回顾了锈带地区的社会问题。2022年,他当选为参议员,2024年成为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副手,最终在2025年1月成为美国副总统。他的从政之路体现了美国梦的典型:从底层奋力向上,但同时也带有对美国过去外交政策的深刻反思。
万斯在2025年5月23日的演讲中,明确指出,美国面临着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双重挑战。中国与俄罗斯在频谱争夺、近地轨道布局、供应链重组以及通信设施部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特别强调,美国过去过度依赖外包,导致在这些关键领域的竞争力落后。例如,2023年美军在菲律宾部署通信设施时,由于技术兼容问题不得不拆除这些设施,这一事件虽小,但暴露了美国在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时的响应迟缓。五角大楼也坦承,无法迅速跟进对手的布局速度。
此外,中国在卫星通信制造、地面基站集成、6G信号编码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掌控能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外包模式,后者已难以支撑其自身的计划。万斯的讲话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反映出自2023年起印太战略实施中的低效环节。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积累,美国高层不得不承认,现有战略已难以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在金融领域,美国的霸权依赖于美元体系,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大量货币注入市场,导致了资产泡沫的出现。美联储通过通胀压制银行危机,却被外界视为全球资本的“剪羊毛”行为。从2008年到2023年,美国的财政赤字累计超过20万亿美元,联邦债务突破了34万亿美元,国债评级被降至AA。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保持了经济稳定,但却侵蚀了全球的信任和信用。
与此同时,中国则在不断推动制造业的升级,推进数字货币的应用,并加速实体产业的全球化。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额已超过1174亿美元,机电产品占总出口的58.9%。全球一半以上的5G基站由中国设备建设,而美国的经济则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显得愈加力不从心。美国媒体在2024年5月的社评中指出,美国正在丧失国内共识的支持,华尔街的过度套利和政府的投机行为,导致其制度的可信度逐渐下降。
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正是年轻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抗议。这场运动起源于纽约,迅速蔓延至全美数十个城市,抗议的焦点集中在金融系统对社会的绑架,以及纸币体系的虚拟化,导致大部分民众失去对经济增长的信任。这场运动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刻的阶级撕裂,而其根源正是在于资本主义体制的主导地位。
万斯在讲话前的三周,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当前全球霸权结构正在经历“收缩”,并且美国的技术、金融、政治三大支柱都在经历全面的后退。过去,美国通过制定全球规则进行支配,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走出美国主导的框架,试图建立新的规则和秩序。
在语言策略上,美国擅长制造各种具有影响力的词汇,如“世界警察”、“规则秩序”和“普世价值”,这些言辞实则为其霸权主义的外衣。然而,2023年推出的“去风险政策”,试图推动供应链的去中国化,却只限于对那些愿意听话的国家。然而,这一策略的效果却适得其反,导致效率降低,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更加突出。2024年3月,相关报道显示,许多制造业回流投资项目由于缺乏劳动力、供应链中断以及信心缺失,超过70%的项目在两年内都未投产。
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指责中国的各种技术,如称中国的起重机为间谍工具,电动汽车中藏有监听装置,甚至认为中国的无人机在拍摄农田。这些说法显得极为焦虑和无根据。2024年的一篇媒体文章指出,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制度性减速的周期,其领导地位正从主导走向孤立。
苏联解体后,美国曾相信经济一体化将带来全球的和平,认为中国最终会像美国一样。美国忽视了大国竞争的现实,过于注重模糊任务,如寻找和在远离本土的国家建立政权。特朗普政府改变了这一政策,停止了开放式的冲突,并在上任的100天内实现了停火。万斯在讲话中强调,军事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播民主,而是消灭敌人,确保国家安全。作为海权的象征,海军学院的这次讲话,实际上是提醒学员们,要做好迎接未来战斗的准备,但这种准备的底气,已不如曾经那般强大。
二十年来,美国通过拉拢五眼联盟和G7封锁中国,发动芯片战、金融战、科技战等一系列对抗。面对中国两代人的坚持与反超,美军毕业生听到“准备战斗”,更多的是给自己鼓气,而非充满信心的宣言。美国的精英层已经感到慌乱,死硬的立场开始遭遇猛烈的反转,战略上的误判使得美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遏制中国的努力中,但却发现越是压制,反而让中国变得更强大。而美国在中东和非洲的军事行动则带来了不断的失败,军费的消耗也未能换来预期的效果。
万斯选择在海军学院发表这番讲话,背后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这里曾是美国赢得太平洋战争的摇篮。如今,他承认美国霸权的终结,远比继续装睡要强,至少让人们听到了一些真话。中国的崛起,对于国内民众或许并不明显,但对美国政客而言,这种变化已经不容忽视。美国的对手已经开始反击,表明美国不再是不可战胜的超级大国。如果早些时候就能清醒地看清这一切,或许美国能避免现在的困境。
霸权的尽头,未必是被打败,而是被全球抛弃。世界将按照其他国家的秩序生活,而美国的话语权则渐渐成为噪音。万斯的演讲掀起了广泛讨论,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和视频纷纷涌现,全球范围内的讨论也表明,霸权时代的终结已经到来。
全球力量的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正面临三大领域的后退,结构性收缩的局面日益显现。过去依靠美元体系包装全球霸权的模式,如今也已经出现了裂痕,全球对美元的信任正在逐渐动摇。万斯的警告意味深长:美国必须审慎应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行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