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事件法律分析——辅…
 “水门事件”记者新书爆料特…
 军营观察丨进阶向着未来战场…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国…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
 网课app排行榜 好的十个网课…
 线上学习培训平台安利疫情居…
 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哪家好?
 10月10日《新闻联播》主要内…
 最近的时政热点常识10条(2月…
 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5年来扩展…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
 闪回科技冲刺港股IPO 二手电…
 成都:房产新政出台 不再审核…
 超5200亿元房地产融资大消息…
 上证早知道|超2000亿元历史…
 1014万人次热度不减!“中国…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
 国庆旅游观察:“慢充式”旅…
 财经早参丨美股齐涨中概指数…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 202…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新闻热搜榜
 2020国庆中秋晚会直播入口汇…
 CCTV-4直播报道团队抵四川 成…
 时政要闻丨浦东又一条限时步…
 时政热点丨9月30日
 浙江援疆医生吴玲燕:巾帼不…
 美媒盘点2023年遍布全球的战…
 搜狐要闻小时报2023073002期
 我外交部强烈抗议苏联对我国…
 开学开新篇 筑梦启新程
 2024年《开学第一课》今晚开…
 教育部:确保安全开学、正常…
 四分钟看完今日十大新闻事件…
 今日新闻热点头条 每日精选1…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德芯科技业绩增长转战北交所…
 【原创】IPO雷达|业绩“断崖…
 德芯科技:业绩踏步成长性堪…
 6月以来多地发布稳楼市新政 …
 一线城市加入 新一轮房地产政…
 多地优化楼市调控政策 促进房…
 报团出游要注意这些内容→
 北京正规旅行社电话多少北京…
 云南旅游大理七天报团苍山洱…
 “拜登罕见透露”国际油价狂…
 北京新闻_北京资讯_新闻网 -…
 专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热点新闻事件法律分析——辅警涉毒尿检阳性原因竟是早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11 8:08:25 | 【字体:

  2024年8月5日,内蒙古某市乌审旗公安局机关纪委联合督审信大队、刑侦大队组成联合检测小组,对全局民警辅警开展涉毒尿检。

  民警发现,2名辅警的尿检结果呈吗啡阳性。辅警坚称自己未吸毒,对检查结果表示质疑。经调查,在集体尿检的早晨,2名辅警相约在某肉夹馍店吃早点,该店生意一直不错。

  民警乔装成顾客去打包了同样一份早餐,但结果却呈现阴性,这让侦办民警陷入两难,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同事知法犯法?于是,民警直接亮明身份与店主进行交流,过程中发现老板娘闪烁其词。民警对后厨进行检查,一块陈旧的剁肉案板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对木板进行取样检测,结果呈吗啡阳性。随即民警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该店进一步检查,并将当事人带回单位进一步调查。

  经查明,肉夹馍店雷某某、李某某夫妻为招揽顾客,在明知罂粟壳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情况下,非法购入罂粟壳,并将罂粟壳磨成粉末后与调味粉一起添加到肉夹馍的卤肉汤料中,做成肉夹馍出售。

  目前,乌审旗公安局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对两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二)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三)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中毒或者健康受到损害,在量刑时作为量刑情节适用。

  (四)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对生产、销售的食品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1)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是指违反《食品卫生法》、《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本罪违反的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主要是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3]

  (2)行为人实施了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所谓有毒的物质,是指进入人体后能与人体内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对人体的组织和生理机能造成破坏的物质。所谓有害的物质,是指被摄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组织、机能产生影响、损害的物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同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是不同的。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了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合乎食品生产标准和生产工艺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里所说的食品原料是指粮食、油料、肉类、蛋类、糖类、薯类、蔬菜类、水果、水产品、饮品、奶类等可以制造食品的基础原料。

  (3)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实施本罪,首先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物质。如制酒时加入工业酒精加工成食用酒,在汽水中加入国家严禁使用的色素,还有的在牛奶中加入石灰水等等。其次,行为人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即这些物质是根本不能食用的原料。如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在牛奶中掺入石灰水,在香油中掺入柴油,用工业盐酸制造酱油等等。如果行为人掺入的是食品原料,尽管可能有一定的毒性、有一定的害处,也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掺入酸败的油脂、变质的水果等用于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就不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可以按照其他罪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论处。

  (4)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对象应为生产、销售的食品,即是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虽有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但是不是在自己所生产或销售的食品中,如在他人食用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其他犯罪论处。

  本次新闻中,肉夹馍店使用罂粟壳招揽生意的事件,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也触及了法律底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思。以下是对此事件的几点反思:

  罂粟壳含有毒成分,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包括损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甚至导致成瘾和药物依赖。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虽然我国有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对于此类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涉事肉夹馍店为了招揽顾客,不惜在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商家应认识到,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坚守商业道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因此,商家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共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不盲目追求口感和美味,而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和保质期等信息。同时,对于味道异常、过于鲜美的食品应保持警惕,避免因为贪图一时口感而付出健康代价。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企业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规,诚信经营;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

  总之,肉夹馍店使用罂粟壳招揽生意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浙江义乌,辅警执勤时被一超速闯红灯无号牌摩托车撞倒,警方:辅警正在医院救治,驾驶人已被控制。(来源:

  辅警楼某执勤时被闯红灯超速行驶的无号牌摩托车撞倒,摩托车驾驶人徐某被控制

  休假时在外钓鱼的的辅警唐军,仅用60秒,救起一名落水女童。网友:挽救了一个家庭!(来源:桂林晚报)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热点新闻事件法律分析——辅警涉毒尿检阳性原… (10-11)
    普通时政新闻 “水门事件”记者新书爆料特朗普卸任后与普京… (10-11)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要闻丨浦东又一条限时步行街前滩开街联动… (10-10)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热点丨9月30日 (10-10)
    普通时政新闻 浙江援疆医生吴玲燕:巾帼不让须眉 天山脚下绽… (10-10)
    普通时政新闻 热点新闻事件法律分析——转发小视频给好友竟… (10-08)
    普通时政新闻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09) (10-08)
    普通时政新闻 商学院朱飞教授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教育系统“… (10-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2月1日) (10-07)
    普通时政新闻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2月17日) (10-07)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政治!2020年2月份时事政治 (10-07)
    普通时政新闻 2024年9月20日事业单位社会时政今日时事要点摘… (10-06)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时政常识汇总、公考时政常识汇总:1月1… (10-06)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时政常识汇总学习十条:2月18日时事热点… (10-06)
    普通时政新闻 迈步康庄大道丨从宏伟蓝图到美好现实 (10-05)
    普通时政新闻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就医用药更有保障 (10-05)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什么是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 (10-05)
    普通时政新闻 为民族复兴尽责 为人类进步担当——新中国成立… (10-02)
    普通时政新闻 【100秒“瞧”见两会】来华首次报道两会的外媒… (10-02)
    普通时政新闻 2024年7月1日国家公务员国内社会时政今日时事…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