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气象日:各地开展线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候与水”,各地气象部门将科普展览和讲座转移到线上,让公众足不出户了解气象新技术,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保护水资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24日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
响应号召,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据统计,截至3月26日,全国已经有7901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82.6亿元。捐款活动仍在进行中。
继中国民航局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后,中国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3月26日晚发布公告称,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快速蔓延,中方决定自3月28日0时起,暂停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持外交、公务、礼遇、C字签证入境不受影响。外国人如来华从事必要的经贸、科技等活动,以及出于紧急人道主义需要,可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办签证。
3月29日,中国石化扬州仪征化纤首条熔喷布生产线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原料,投产后日产原料将达18吨,可用于生产18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未来中国石化将建设16条熔喷布生产线,打造全国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基地。
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升空,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和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9次航天飞行。
3月25日,赣深高铁广东段横岭隧道实现贯通,隧道全长7874.81米。赣深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通车后,深圳到赣州将由现在的近7小时缩短到2小时。
自然资源部3月26日宣布,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试采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可燃冰。试采连续产气30天,累计产气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两项世界纪录。试采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世界性难题,突破了规模化产气的核心理论技术和关键装备,创建了“防控为主,监测并重”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全过程绿色环保。
近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陆续启动了五个重大和优先项目的科学观测,正式进入科学产出阶段。
疫情防控期间,正是FAST通过国家验收后正式开放运行的关键时期。FAST项目组整合项目需求,对观测流程进行了系统优化,并陆续启动了脉冲星计时阵列、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巡天等五个重大和优先项目的科学观测,这也是未来FAST最有可能产出重大成果的研究领域。为了充分发挥FAST性能,国家天文台还开发了专门的网站,供国内天文学家使用。
5.合安高铁正线公里的合安高铁日前完成正线铺轨,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开通。合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京港高铁的组成部分,建成后从合肥至安庆的时间,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到40分钟。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通过强化线上渠道维护,用户数量较春节前增长了10%。随着方案定型,日前,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河三号原型机”上,完成了阶段性的优化设计工作,“天河三号原型机”突破解决了我国研制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主要关键技术。目前,中心通过强化互联网线上业务对接,带动企业用户数量逐步增长,每天同时在线次,运行已趋于饱和。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天津、济南、深圳、广州、长沙、无锡6个国家超算中心。据了解,通过自身开发的芯片等资源,天津中心已完成系统升级扩容;济南、深圳、广州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升级换代,也将在今年内全面展开。
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3月24日宣布,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为保护运动员、奥运会参与者和国际社会的健康,原定今年7月在东京举行的第32届奥运会改期到明年举行,具体日期尚待确定,但应不迟于2021年夏天。双方决定,奥运火种将留在日本,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名称也不变。
中老铁路首根500米长的钢轨3月27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成功铺设,标志着中老铁路老挝段进入线上施工关键期。目前,桥梁、隧道和路基等线下土建工程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计划2021年12月建成通车。
世界卫生组织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57万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过49万例。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575444例,24小时内新增62743例;累计死亡病例26654例。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2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千例。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湖北省武汉市从“按住暂停”转向“重启恢复”。3月22日,全市27个过江桥梁防疫检测点和主城区近80个防疫检查点已经全部撤除,当地正在加快修复城市功能。
从3月23日开始,新疆各地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全部开学复课。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一校一策,全力保证校园安全、教学有序、防疫到位。此前,新疆初三、高三、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已于3月16日开学复课。
3月23日,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会徽、口号正式向全球发布。杭州亚残运会会徽为“向前”(Ever Forward),主体图形呈现了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奋勇向前的姿态。杭州亚残运会口号为“Hearts Meet, Dreams Shine”(心相约,梦闪耀),简洁大气,激励人心。
3月24日上午,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成功穿越萧山国际机场,作为服务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地铁线号线完工后将实现与萧山机场的旅客通道无缝接驳。
近日,青海定位三江源地区255个雪豹分布位点,为科学保护雪豹提供最基础数据。三江源地区现存雪豹或已超过1000只,是世界雪豹连片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3月26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今年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以现场简约而庄严的仪式、全球网上拜祖等线上线.福建泉厦漳城市联盟路跨海大桥合龙
福建泉厦漳城市联盟路跨海大桥日前成功合龙。至此,这条连接泉州、厦门和漳州的新高速公路,实现泉州段全线.武汉:城市内外交通逐步“重启”
3月28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式恢复运营,铁路客运站的到达业务、中欧班列正式恢复,城市内外交通逐步“重启”。3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号线恢复运行,零时起,武汉正式恢复铁路客运站到达业务。自29日零时起,恢复湖北省各机场货运航班,同时恢复湖北省除武汉天河机场外其他机场的国内客运航班。自4月8日零时起,恢复武汉天河机场国内客运航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