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第一视点丨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
 镜观·领航丨母亲河的保护与…
 紧缩政策能够维持多久?美联…
 靴子落地!何小鹏:小鹏汽车…
 精选 早盘收盘要闻汇总 8月1…
 最近的国内新闻大事10条简短
 大众巨资入股小鹏!小鹏汽车…
 新昌县局实施“守望青春”行…
 郴州新闻网
 手抄报、海报、漫画 郑州市金…
 为传承书法 印度一家报纸坚持…
 思政课上气象新
 中国科技力量亮相泰国国家科…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沉睡”两年的科技成果“落…
 硬核科技突破新高度这个山东…
 实干笃行丨广东:以科技创新…
 专家校长论道教育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教育中公教育坚信师资…
 浙江事业单位面试技巧:如何…
 全面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根本问…
 权威发布 任城:提升教育保障…
 房产早9点速评 一周十大新闻
 600多套房子卖了3年多?这个…
 开盘4个月仅网签3套、备案价…
 2023年七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3-08-15
 阜阳8个景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以两件大…
 古风新玩、夜游 数字化服务助…
 房山区旅游景区陆续恢复周口…
 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等六家…
 每日新闻简讯
 【财智头条】遭网红举报杭州…
 福建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网…
 头版图片新闻丨战高温 赶工期
 今日头版速递 0814
 肯尼亚:贫民区中的欢乐嘉年…
 资讯 - 环球快报网
 荷塘景色宜人
 挪威强降雨引发洪水等灾害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国内时政热点新闻10条国内时…
 简短新闻时事素材摘抄(6篇)
 今日时政摘抄十条20221227
 2022时政热点新闻摘抄50字20…
 时政摘抄50条简短
 台媒:台军主战部队大幅缺人…
 军队总人数达16万全球排名第…
 台军5年内要再裁数万人被批冲…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第一视点丨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15 2:54:25 | 【字体: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思考谋划,擘画并实施了“八八战略”这一省域发展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引领浙江开启伟大变革之路。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浙江实现精彩蝶变。浙江日报今起开设《第一视点》专栏,循迹溯源,深入讲好习的故事,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浙江贯彻“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习指引的道路,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征途上奋楫前行。专栏开篇推出长篇蹲点报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忠实记录安吉余村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故事,生动展现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伟力。

  余村,4.86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之上,实在微不足道。在浙江1.9万多个村中,她也是普通的一员。但余村却又是中国发展历史中,不平凡的存在。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入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

  2020年,习再访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仿佛是一种巧合:余村本就有座山,名为青山,藏着金矿,只不过成色太差,村里“开青山、挖金矿”的路没走通。

  沿着习指引的道路,上下求索,余村的环境在变、产业结构在变、人的命运也在变,青山真的成了金山!

  小小村庄,恰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浪潮中的一朵夺目的浪花。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我们深入余村蹲点一个月,回望其走过的路,从一次次徘徊路口、一次次坚定方向的探索历程中,看到一个村庄的巨变,也感悟到真理指引之下一个国家的选择、一个民族的希望。

  秀丽的天目山脉,蜿蜒西南,其间孕育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延伸东北,余脉收尾处就在湖州市安吉县的余村。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浙江率先感受到“成长的烦恼”,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症结所在。

  1996年,国务院向江苏、浙江、上海下达了限期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任务;次年,“零点行动”方案确立,要求至1999年1月1日零点,太湖流域工业企业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其后,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

  2002年,习同志一来到浙江就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他在主持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时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久后,习同志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狭小的村委会会议室,里一圈外一圈挤着20多个人,村民代表会议正在召开。大家的脸色半明半暗,有人愤慨,有人疲惫,有人惆怅。

  议题大家心知肚明:关于一个水泥厂和三座矿山的去留。这件事不知道被拿出来讨论了多少遍,却总是没个定论。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跳动着发展经济的欢快音符,中国进入创富好时节。穷到做梦都梦见“地上泥变成米”的余村人,发现家门口的山石是天然建材。石头烧成灰,能做砖头、水泥。

  一时间,靠着石头,村民富了,余村也从“贫困村”变成“富裕村”。村民终于喝上了自来水、接上了电话线,还竖起了全县第一口卫星电视“大铁锅”。

  但是青山秃了,绿水黑了,漫天开出的都是黑白渐层的“烟雾玫瑰”,成片的竹林浸染的是枯草的黄,路上的人从身上到脸上都灰扑扑的……

  谁不知道绿色好!但厂子要是关了,老百姓怎么办?一年几百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岂不“啪”一下没了?蒸蒸日上的生活还能维系吗?

  “整个浙江都在讲生态、讲绿色,我们村哪里沾得上边?”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脸型瘦削,一副书生面相,但语气坚决。

  他站起身,攥紧的拳头抵在桌上,犀利的目光扫过全场,“今天必须把问题解决!”

  “富裕村”余村的另一个别名,叫“残疾村”。每天,矿上大大小小炸几百炮。山下老人是无法安享晚年的。他们的心,半颗牵着矿上上班的儿女,半颗挂着好动想跑出去玩耍的孙儿。炸飞的石头,从来不长眼。压断了腿的,撞断了手的,还有被炸山炸死的、被石头压死的……噩耗隔三差五传来。

  比石头更难躲的是石灰。它溜进鼻腔和咽喉,滑过气管,直抵肺部。人们刚开始不觉,后来会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诊断书上三个字:尘肺病。医生解释:石灰一层层黏在气管和肺里,遇到水汽,就凝固成了水泥,肺里灌了水泥可不得把人憋死?人们大惊失色,大把的钱撒进医院。

  “要钱还是要命?”村委会主任胡加仁接过话,抬起胳膊,蜈蚣一样的疤痕格外扎眼。这是被炸飞的矿石划伤的。

  心一横、脚一跺,大家终于决定:当年关停水泥厂;2005年,矿山承包一到期就关停。

  厂关停了,然后呢?学着隔壁村搞搞小饭馆?仗着竹林搞竹制品工厂?还是出去打工?

  不过,村干部还是得挨家挨户传达决定,动员村民另谋生路,告诉他们方法总比困难多,告诉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那些日子,村干部得到了不少支持和肯定。但是,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也不在少数,有村民还拿着碗筷在村委会办公楼前敲得“咣当咣当”响……当然,更多时候,他们面对的是一双双眼睛,闪烁着无助、迷茫、期待……

  好几次,胡加仁都会去村里那棵百年老银杏树下,看着枝丫上新发的嫩芽,默默地发问:你说我们的路到底怎么走啊?

  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笔直的。人类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常会站上十字路口。

  又是一个夏日。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到余村调研民主法治村建设。

  就在两年前开村民代表会议的那个会议室里,习同志问得多,村干部答得也多。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生态保护上。

  面对省委书记,鲍新民有些紧张,一紧张,普通话就更说不好了,干脆脱稿。“我们通过民主决策,关了矿山和污染企业。”汇报到这里,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底气不足。

  在那个习惯把GDP作为判定工作好坏标准的时期,到底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发展又是为了什么?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只是余村,更是整个浙江,甚至整个中国……

  习同志面带笑容,果断明了地说,“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他还讲了一个新鲜词——“逆城市化”。“安吉是宝地,离上海、苏州和杭州,都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逆城市化现象就会更加明显,一定要抓好度假旅游这件事。”

  矿关了,但生态还没完全恢复。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首先得让村庄变美——

  曾被运输车碾得坑坑洼洼的村道修整一新;因挖矿被破坏的山体得到生态修复;曾经枯黄的竹林长出新笋,成了林业观光园区……

  “喏,你们听听,省委书记都说度假旅游好,我就不信我干不成!”潘春林食指敲得木头桌子梆梆响。

  不到一米七的个子,薄薄的身板,眼里迸出亮光。从身材长相到经商头脑,他都是个典型的浙江汉子。矿山关停后,他拒绝堂哥合伙开竹制品加工厂的邀请,和妻子掏出60万元家底,又向银行贷了一大笔钱,开出农家乐——春林山庄。

  2005年9月开始,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去上海“开源”,专跑中高档小区、老年人多的广场,分发自己制作的传单,一去就是三四天。

  一天,发完传单的潘春林回到旅馆房间歇歇脚。桌子上放了上海畅销的《新民晚报》,一整版的分类广告黏住了他的目光。招工的、招商的,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像极了丰收的水稻田。

  按着提示,他打去电话:“喂,我想做广告……600元一期吗……好,我买我买!”

  大概3年时间,《新民晚报》上,不定期会出现一块“豆腐干”——只有简单几个信息:春林山庄,每人100元,3天2晚,包吃包住,电话xxx。每次广告至少能招来大半个月的客源。

  余村里,这“山庄”、那“山庄”,像春笋一样往外冒,吸引城里人来吃农家饭、摘农家果、捞农家鱼、戏农家水,体验一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真理之光照亮余村,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生态就会有所回馈,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同在安吉的鲁家村,将闲置山林等生态资源变为资本,入股进村项目,撬动了数亿元社会投资;

  浙江遂昌大田村,发布了全国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让生态产品有了清晰价格;

  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北岸林场,围绕“林”字做活“绿文章”,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了“不砍树照样能致富”;

  福建三明常口村,生态公益林可折算成碳减排量进行交易,村民不砍一棵树,靠卖碳票就能挣到钱;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但时代总是给探路人提出新要求,余村人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路径还在不断升级,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2008年,安吉吹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号角。前行中的余村,却遇到了难处。

  首先,是人的问题。村两委班子青黄不接,更别说“杀出一条血路”。5名村干部,最年轻的潘文革也快50岁了,急需注入视野更开阔、精力更旺盛的年轻血液。

  我们第一眼见到俞小平,就觉得像六小龄童。了解他的人说:小平猴精,能说会道。他在余村矿上当过会计,后来闯荡金华、宁波,干过财会工作,也做过电脑生意,是见过世面的人。

  说起当村干部这事,他还有些难为情,当时他更想在外面挣钱,是镇上干部硬生生把他拽回来的。

  当年,天荒坪镇党委副书记朱求麟抓着俞小平的手说:“一个月算3000元,十年能赚36万元。余村一共36名党员,每人给你投了一票,你觉得36个人的信任值不值36万元?我知道,余村的工作不好干。这样吧,你实在想赚钱不想回村,下次党员大会自己表个态,让大家不要投你。”

  其次,是钱的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断崖式下滑,可是保洁要钱、冷水洞矿坑除险加固要钱、修补从中心村到矿山的破损村道要钱,有去项,没进项,账户里的钱像水一样“哗哗”流走。余村没“余粮”了。

  幸好村里盘来盘去,还有些家底。腾出了老校舍、老厂房、老村委会办公楼,拆掉了鞋厂、羽绒厂、服装厂,靠着物业出租和工业用地指标置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重新回到200余万元水平。

  关矿后,竹制品加工产业被视作“生态工业”,与农家乐相伴而生。但剖竹子、洗竹筷,还是会产生粉尘和污水;晾晒竹丝,多多少少影响村容村貌。

  2013年,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浙江掀起新一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潮。“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拉开序幕,势如破竹,倒逼产业结构转型。

  “当年说,我们这里是块宝地。这两年生态好了,游客多了,晚上广场放电影,城里人和我们坐一起看。把厂拆了以后,环境更好,人不是会更多?这是机遇啊!”

  点烟的人,正是俞小平。抽烟的人,名叫赵水根,同龄人还在水泥厂、矿场干活时,他早早办起竹制品加工厂——山上砍来毛竹,剖成竹丝或圆棒,清洗晾晒后制作竹筷竹席,每年净利润足有30万元!

  他知道,俞小平是来做思想工作的。前两日,他突然接到了一封通知书:工厂即日关停。

  这些无力转型的家庭作坊、规模不大的工厂,村里是彻底清退,还是给它们留条后路?

  “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有所得有所失。”习同志当年的嘱咐,敲得他们的心“咚咚”直响。

  在一次次克难、一次次探索中,余村干对了方向,干出了成绩,干出了越来越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

  到2016年,余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乡村,可游可赏、亦耕亦采的美丽业态,让客流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91万元、8732元增长到380万元、35895元。

  村庄变了,人的命运也变了。我们走访四十余户农家后发现,不少村民的改变始于这蓬勃进取的十年——

  关了竹制品加工厂后,赵水根投入200多万元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抓住了时代机遇,赚的钱比开厂还多;

  早年在矿山开拖拉机的俞金宝,回村创业办农场,52亩园子里种出了30多种葡萄,让城里人趋之若鹜,采摘品尝;

  胡青法和妻子李庆,离开宁波,回到余村,办起民宿,又开辟出两间房,一间当茶室,一间做咖啡吧;

  指引一个时代的,必然有饱满的闪闪发光的思想。一切的变化,都始于2005年的那个夏天。

  一块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立在了余村,这里曾是村里最后一批工厂所在地。

  那是余村人不断掌握规律、实践真理的信念,也是继续超越自我、追求幸福的理想。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广场隆重举行,人声鼎沸,彩旗飘扬。

  3个月前,他初来乍到,在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在安吉多个乡镇工作过,回到老家铆足劲想干出点名堂,却碰上了余村发展的“天花板”:土地基本开发完成,落新项目、干新产业的空间捉襟见肘。

  同时,全国乡村都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余村:乡村振兴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后,大家都想看看余村如何继续探路。

  干什么?怎么干?耀眼的光环、时代的责任、空间的窘迫,考验着余村人,考验着汪玉成。

  这天,一辆车从满眼绿意中驶来。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习再访余村。

  当年逼仄的村道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绿道。习沿着这条绿道察看村容村貌和农作物长势。走进村子,他顺道来到了春林山庄。

  潘春林一家人正做着青团。“没想到真把您给盼来了!”见到,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这十几年来,潘春林一家沿着指引的道路谋发展,不仅农家乐稳定经营,还开起了公司,拥有了自家的旅游车队。

  在春林山庄院子里,亲切嘱托,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临别时,不忘给大家再鼓鼓劲:“这里的发展后劲潜力很大,希望再接再厉,乘势而为、乘胜前进。”

  “15年前,的话我还听不太懂,但现在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上海人、江苏人真的来到我家住,这就是逆城市化吧。”潘春林感叹。

  “说我们有潜力,我们要继续加油干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把目光转向汪玉成。

  春日的阳光洒在汪玉成身上。35岁的他到余村不足一年,本就稀疏的头发又少了,成了别人口中的“光头老书记”。的再访、殷切的嘱托,让汪玉成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余村有了个新概念——“1+1+4”——以余村为核心,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等四村统筹发展。

  “余村的潜力不仅仅在村内,我们要想办法跳出余村,拓展发展空间。”汪玉成说。

  初入余村,我们颇为疑惑:余村游客中心为何建在村外?后来得知,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曾确定要将其建在村口。为了余村再上台阶,镇里重新考虑,决定把游客中心移到山河村和横路村的交界处,即天荒坪镇五村的中心位置。

  2020年,夏日的夜晚,村委会办公楼二楼会议室还亮着灯。汪玉成告诉村民,游客中心要挪到村外了,原计划用地将被复垦为农田。

  质疑声与蝉鸣蛙鼓此起彼伏。一石激起千层浪,游客中心选址问题引发了对余村未来发展的大讨论。

  “让我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为、乘胜前进,我们不能只守着自己村的土地啊!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汪玉成毫无保留地讲出心中所想。

  余村面积不大,不足半日便可游遍,游客很少在村里多作停留。游客中心建在村外,拉长旅游路线,既能吸引游客留宿,还能让周边村的游客拐到余村看看,旅游收入只增不减。

  村口那片地复垦完,可以种五彩水稻,既是一道风景,也能更好保护生态,让农村有农村的味道。

  质疑声小了。晚上9时许,村民陆续回家。汪玉成带着村干部,披着月色,挨家挨户上门请村民签字,一刻也不耽搁。

  随着余村与周边四村的物理空间进一步打通,旅游线路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住上一晚,夜经济也有了苗头。村民开始意识到:跳出余村,才能真正发展余村。

  隔壁山河村,游客也多了。村党支部书记邵林峰一问,大多是从余村来的。但可惜,到了山河没地儿玩也没地儿住。

  邵林峰的思路活了。半年时间,山河村不仅办起了特色民宿,还发展起露营、研学等体育休闲产业。

  相邻的银坑村是《夜宴》等知名电影的取景地,本就不缺风光,就差一个“引爆点”。眼下,余村带来了机会和热度,影视产业蒸蒸日上。

  新建的环山绿道,蜿蜒迂回,连起了余村、银坑、山河、横路,所到之处皆是绿水青山。踏绿前行,我们真切感受到余村就像一颗“绿核”,向着四周散发能量。

  习再访余村,让早已走向全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孕育出新的内涵。

  跳出余村发展余村!余村又一次跨过发展的十字路口,等待她的是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是共同富裕的新征途……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一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次任重道远的伟大征程。

  天目余脉之下,余村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天荒坪镇、上墅乡、山川乡连成一条绿色回廊环绕着她。面对共同富裕的新要求,统筹发展范围很自然地延伸到周边两个乡。

  “天山上”(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一体化发展,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开始了。“大余村”,却有了新挑战。

  同质化,是乡村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通病。农家乐、民宿、现代农业、文旅融合……能做的就这些,全国各地或快或慢都跳不开,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吉,也率先遇到了业态不够丰富、同质竞争等问题。仅“天山上”就有许多个“民宿村”。

  青年们在余村开展“余村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资料照片)。安吉县天荒坪镇供图

  短上衣、阔腿裤、一顶做旧的棒球帽压得低低的,这个时尚女孩看起来与村庄气质不搭。她叫李然,上海90后资深创业者。2022年底,她在网上刷到“余村全球合伙人”招募消息。

  所谓“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就是安吉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类型,向全球发出的一份共建未来乡村样本的“英雄帖”。

  经历疫情,李然对乡村生活更加向往。她带着小伙伴在余村村道旁租下一栋平房,办起“青年在村”生活灵感便利店,集咖啡店、文创店于一体,一开出便成了“网红”打卡点。

  在村里小半年,李然咖啡不离手,也常请村民喝咖啡,从“生面孔”变成了“老熟人”。大家都知道她是个热心肠。

  这天,她一头扎进胡青法、李庆夫妇的茶室,手里还拿着几张设计图。上次,胡青法向她推介自家茶叶,她觉得老胡的包装差点意思。

  “茶叶的冲泡提示也建议加上,你得让别人知道怎么泡最好喝。”李然一一说明,夫妻俩连连点头。

  曾经的水泥厂摇身一变成为乡村图书馆。陈喆租下地下一层,开起国漫主题文创店,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IP引入余村;

  陈镇宇和黄斌在余村开了第一家酒馆“乡音”。每晚,这里人头攒动,不少周边游客、居民会专程到这喝一杯、聊聊天;

  为了吸引青年,天荒坪镇还整合利用10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出了青年专属的创业空间“青年理想集结地”。目前,这里已经入驻了18家企业,引进620余名青年。

  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年轻人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将这些理解具象化,创造出全新的文化符号。

  李然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绿水先生”和“金山先生”,做成贴纸,赠送给游客。

  陈喆为余村量身打造了“山神”形象,放在店门口,憨态可掬,是人们争相合影的“大明星”。

  “我们就像鲶鱼。”李然笑着告诉我们,他们从五湖四海集聚到绿水青山间,丰富了余村的业态,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成为这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更大的余村、更年轻的余村,越来越多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奔赴未来。

  图为余村未来图书馆,该建筑主要通过铺设在屋顶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树”供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新一期“余村夜话”开场。年轻人聚集在这里,讨论两个话题:余村的梦想如何走向所有乡村的梦想?乡村的魅力如何吸引更多青年?

  正如“青年理想集结地”入口巨大的“∞”符号雕塑所寓意的:年轻人,将为乡村带来无限可能。他们共同谱写余村的未来,谱写中国乡村的未来;谱写美丽乡村的未来,谱写美丽中国的未来!

  20年前,着墨于余村这个小小坐标点的绿意,如今已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蔓延,影响着一个又一个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乡村,无数人的故乡,在真理的指引下,一定也会如余村这般,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五千年前,古老的良渚人依山而筑,临水而居,耕稼陶渔,繁衍生息,吟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史诗。五千年后,余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谱写绿色发展的时代新韵。

  我们看到,一个小山村十八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5年到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91万元上升到1305万元,人均收入从8732元上升到64863元。

  这是真理的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这是对人民的赤诚情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倾注着造福人民的浓厚情感,正因如此,才能引领人民、团结人民,让绿色发展成为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自觉、共同的行动。

  我们看到,在真理指引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实践。余村的生态旅游、上墅乡的先进竹产业、山川乡的山地休闲运动产业……“大余村”里,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着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特色路径。

  这是久久为功的执着!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只有沿着真理的方向不断实践,走过曲折道路,才能抵达光明未来。

  这是面向未来的指引!余村的蝶变打开了绿色发展的窗口,引领了绿色发展的潮流。在新征程上,我们仍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面旗帜高高举起,沿着这条路子坚定不移走下去。

  2005年8月15日,习同志在余村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今,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将在湖州举办。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无数余村的故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将不断上演,收获更加精彩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不久前,习回信勉励“模范空降兵连”全体官兵时指出“你们以黄继光老班长为榜样,传承英雄精神,争做英雄传人,实现全面进步”,并提出“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要求。[详细]

  新征程上,习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详细]

  青藏高原横跨六省区,约占我国1/4的国土面积。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横跨西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甘肃六个省区。[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第一视点丨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 (08-15)
    普通时政新闻 镜观·领航丨母亲河的保护与发展这样把脉定向 (08-15)
    普通时政新闻 国内时政热点新闻10条国内时政热点新闻10条简…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简短新闻时事素材摘抄(6篇)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时政摘抄十条20221227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时政热点新闻摘抄50字2021时政热点新闻摘…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摘抄50条简短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山东政商要情(87—813)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度企业年报率91…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时政摘抄10条(3月22日)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度持续亏损恒大地产资不抵债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河北十大新闻、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 (08-14)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新闻热点摘抄合集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每日新闻摘抄2022合集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政治每日内容摘抄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每日时政常识汇总摘抄(3月16日)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今天的新闻 最新消息摘抄合集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近期时政素材10条_2022年1月18日时政知识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最新十大时政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请get! (08-13)
    普通时政新闻 国考冲刺!申论热点写作素材-五大领域全覆盖!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