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时政新闻眼丨习考察河北沧州…
 时政新闻眼丨在这场座谈会上…
 今日世界最新军事新闻
 军事报道)俄乌战争最新报道
 tos-cn-p-0015o4DcQEfbKnmId…
 “香格里拉峰会”今天开幕!…
 视点 《军事报道》今日关注
 新政频频出台 楼市回暖初显
 成都出台房产新政
 地方楼市新政密集出台 限购与…
 郑州出台房地产新政
 住建部明确调控不力坚决问责…
 时政热点2021
 2021年时事政治-时政热点(91…
 2021年时政热点:国内外时政…
 2021年度时政关键词大盘点!…
 “习的2021”:习谋篇布局向…
 2020年中国旅游业十大热点事…
 最新景区资讯新闻_景区热点推…
 2014年前三季度及国庆国内景…
 湖北恩施浮桥8名游客落水网友…
 2013国内旅游热点事件盘点
 今日时政热点摘抄十条202231…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最新新闻热点时事概述摘抄 新…
 时政热点2022_时政摘抄50条简…
 2022时事新闻热点事件摘抄 近…
 集团公司隆重召开2021年度科…
 盘点!中国2021年科技的8大突…
 2021年的科技简短新闻
 2021科技成果直通车:医药纳…
 2021年这十大科学事件不容错…
 最新新闻国内大事件
 最新新闻事件_2023年国内重大…
 最近发生的新闻 最近国内发生…
 最新:“街拍事件”国企高管…
 没空看书?那就一定要来看看…
 125支龙舟队竞渡珠江 广州国…
 今日15条热点新闻简报用1分钟…
 今日快讯:csgoak47压枪怎么…
 西班牙挡拆是什么意思?2023…
 【今日房产资讯】(20230516…
 2020《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2022时政热点: 国内外时事政…
 国考时事政治:2020年国内时…
 时政热点:改善新能源汽车个…
 2023万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中国载人航天有新消息!
 2022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世…
 重磅!在轨飞行276天我国可重…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时政新闻眼丨习考察河北沧州关注这些“国之大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9 3:39:10 | 【字体:

  继前一天赴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之后,5月11日,习继续踏访燕赵大地。在沧州市,先后考察了一片丰收在望的麦田、一座面朝大海的港口。

  为何选择调研这“一陆一海”?他在沧州重点关注了什么?蕴含哪些深层次的战略考量?《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当天,习首先来到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等情况。

  黄骅旱碱麦,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史,远近闻名。这里地处渤海沿边,冬春干旱少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旱碱麦一般头一年10月份播种,来年6月份收获。

  旱碱麦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非常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传统手工面食。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沧州市旱碱麦种植面积100.2万亩,去年旱碱麦总产量22.37万吨、单产223.3公斤。

  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面积约7600亩。目前以散户种植为主,有分散经营户709户、2600多人。

  黄骅现在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接近50万吨,全市已经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

  2021年5月13日,在河南南阳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四个月后,在陕西考察途中,他又临时下车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次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在黄骅,为了克服盐碱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当地不断进行良种选育工作,40多年间先后育成“冀麦32”“捷麦19”“捷麦20”三个自主研发品种。

  △2022年,“捷麦19”入选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绿色节水、节水降耗、提质增效、生态环保、高效利用”小麦主导品种。(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当地农户介绍说,“捷麦19”属半冬性中熟品种,不但抗盐碱抗干旱、耐瘠薄,而且抗寒性强,越冬安全产量高,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1年10月,在山东考察时前往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了解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等情况。农业部门负责同志告诉,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说,“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沧州之行的第二站,习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了解港区生产经营情况。

  黄骅港由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煤炭港区、河口港区4大港区构成。到访的煤炭港区,拥有煤炭泊位17个、杂货泊位4个、油品泊位1个。

  黄骅港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拥有全国首个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作业线。乌黑油亮的煤炭随着作业引导各归其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地处渤海湾穹顶的地利优势,让黄骅港煤炭港区成为陕西、内蒙古煤炭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

  地利衍生能量。去年,黄骅港煤炭港区完成吞吐量2.12亿吨,连续4年煤炭吞吐量居全国港口首位。

  除了强调粮食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这次沧州之行,看旱碱地麦田,体现了对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关注,走进黄骅港,则彰显了对守护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视。

  黄骅港攻克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难题,是国内外首次在粉砂淤泥质海岸建设的大型专业化港口。

  近年来,黄骅港实现煤炭装卸全过程抑尘,并运用多种手段治理含煤污水,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工业旅游景区的煤港。

  曾指出,“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内考察中,曾多次部署港口发展。

  2019年1月,在天津港考察时强调,要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上个月,在调研广东湛江徐闻港时指出,要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

  黄骅港,作为河北东出西联的出海口和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在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年轻的黄骅港被寄予厚望。

  从旱碱地麦田这“一陆”,到黄骅港这“一海”,从绿色的麦浪,到黑色的煤流,习河北沧州之行主要看了两个考察点,但蕴含的关注点很多,从粮食安全到能源安全,从种子的“芯片”到港口的“雄心”,都承载着“国之大者”。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习考察河北沧州关注这些“国之大… (06-09)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在这场座谈会上习部署打好“三北… (06-09)
    普通时政新闻 2020《国内》时政热点汇总(11月18日)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2时政热点: 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10月5日)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国考时事政治:2020年国内时事知识热点汇总(…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热点:改善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3万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之时政热点…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3年6月7日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时政】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529)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6月7日)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2023年6月6日时政热点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每日时政热点(2023年6月1日) (06-08)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评论范文5篇 doc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评论3篇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汝阳教育(名师风采)】申胜利:追逐的脚步…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新闻评论范文10篇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点评50字两篇急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微观察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张国清在上海调研时强调强化创新驱动促… (06-0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微视频|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