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QS传播和媒介研究高校学科排名解析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18 14:58:12 | 【字体:小 大】 |
2023年3月2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在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榜单中,阿姆斯特丹大学连续第六年位居首位。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院排名取得突破,首次有高校入围前50。清华大学排名38位,北京大学排名49位。其他高校整体也有所提升。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由13位降至第20位,但仍为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最高排名。
2023年,中国上榜院校总数为17所,创2020年以来新高。9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入选前100名,超越澳大利亚,仅次于美英排名第三,这表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认可度稳中有进。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有5所入围前100,入围数近年首次超越中国香港地区,成为带动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全球发展的主力。
排名一经发布,引发国内新闻传播领域高度关注。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团队第一时间搜集整理官网信息和相关前沿分析资讯,解析本年度我国高校新闻传播院校的排名情况,为学界业界同仁提供镜鉴。
要深度分析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院校在本年度QS学科排名中的优异表现,首先需明晰排名所依据的指标体系及具体权重。QS大学学科排名主要依据(1)学术声誉(2)雇主评价声誉(3)论文篇均引用率(4)H指数以及(5)国际研究网络(IRN)指数(2022年新引入)作为评价指标。其中前两个是主观指标,后三个为客观指标。由于各学科在发文率和文化层面存在差异,因此QS在对不同学科进行评估时采用较为灵活的权重安排。结合 2023年的评分情况来看,IRN主要用于评估大类领域的国际化水准,三个理工大类领域下属的部分细分学科已将其作为评估指标。“艺术与人文”和“社会科学与管理”两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尚未有细分学科将其纳入评分,仍以前四项为依据。具体到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各指标的权重占比相对较为稳定。近三年来的比率均为:学术声誉50%、雇主评价声誉10%、论文篇均引用率20%、H指数20%。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2023年大陆新闻传播院校排名取得突破的可能原因,中心团队依托QS官网搜集了2020-2023四年来的媒介与传播学科排名的总分及各项得分数据,并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
首先,作为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学术声誉对院校机构的排名有决定性影响。分析发现,近年来学术声誉的持续提升使2023 年清华、北大排名进入前五十。以清华大学为例,其学术声誉得分从2022年的75.7 上升至2023年的80.7,指标得分并列全球第31位,帮助其跃居大陆新闻传播院校最高排名。声誉被界定为“对一个组织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的主观集体评估”,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概念。从定义出发,学术声誉的建立与提升仰赖院校及其研究人员的国际参和关系维系。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路径。2022年7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牵头主办了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简称IAMCR)2022 年会,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性传播学会年会。线上线下混合的灵活参会模式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学者参与。IAMCR 2022年会不仅显著提升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际知名度,更成为促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其师生与全球其他院校机构和学者建立联系,交流互鉴的平台,成为今年排名中清华大学学术声誉评分跃进的重要驱力。
其次,院校机构的学术研究的生产力与国际影响力不容忽视。近年来相关的两个客观指标的绩效提升,有效推动了大陆新闻传播院校排名整体进步。在这方面,武汉大学的表现最为突出。2023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H指数得分从去年的66.4 提升至74.4,为大陆新闻传播院校最高,篇均引用率得分从 79.7 提升至83.8,在大陆新闻传播院校中仅次于清华大学。这两项指标也拉动武汉大学的排名位置从第三梯队成功晋入第二梯队。以上趋势动向不仅彰显出大陆新闻传播学院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性问题关怀日渐提升,也在宏观层面加强了中国传播学者建构自主知识和叙事体系的信心,突破所谓的西方中心“主流”传播学研究。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