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的最新数据,2023年7月份我国氯化钾进口量为99.52万吨,环比减少4.95%,1-7月份总进口量为621.39万吨,同比增加30.96%。
2023年,除去2月份进口量略低于去年同月份外,其他月份的进口量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2023年的6月以及7月份,6月份进口量为104.7万吨,7月份进口量为99.52万吨,月度进口量居历史高位。
从边贸进口量来看,2023年仅1月份以及3月份的进口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其他月份均有所减少,表明大多数货源多通过海运进入国内,因此边贸进口量明显减少。2023年1-7月份边贸总进口量为60.96万吨,较2022年同期进口量91.04万吨,同比减少33.04%。
7月份中国氯化钾进口量最大的仍是白俄罗斯,虽然白俄对中欧班列的运输量减少,但海运量仍旧较大,占比达到37.43%。值得关注的是,老挝已经跃居月度进口量的第二名,7月份进口量达到了19.88万吨,占比达到19.98%。
中国进口氯化钾数量巨大,但近期市场货源略显紧张,市场可售货源量有限,因此市场价格持续一涨再涨,市场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下,贸易商之间的货源交易相对积极,且有国际钾肥价格支撑,市场预计国内钾肥价格仍将走高。
近段时间以来,受厄尔尼诺极端天气、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出口大国新政等因素影响,国际化肥市场价格不断上扬,传导至国内市场,引发尿素、磷肥、钾肥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消息面上,印度确认购标175万吨,中国供标量超过110万吨,出口利好落地。业内人士预计,在国内化肥产能持续充裕,农资市场运行保持平稳有序的情况下,未来化肥市场将高位震荡。
拉长时间线点以来该指数震荡走高,截至8月16日已累计上涨8.39%。与此同时,多家化肥企业对下半年的盈利情况比较乐观。有化肥企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公司对于下半年市场比较看好,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受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下游经销商库存不多,目前需求旺季等因素带来积极预期,经销商补货需求明显释放,预计会对公司下半年经营形成积极影响。
对于下半年化肥市场走势,卓创资讯认为,下半年国内化肥需求集中在秋季备肥、冬储备肥,偏重于高磷肥,约占全年需求量三四成左右。为规避备肥风险,经销商备肥周期缩短,需求释放将更为集中,时间锁定在8~9月、12月份。库存方面,7月底国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行业库存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近期磷肥、氮肥价格走高也使得行业补库需求提升。
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化肥行业大方向依然确定,新增产能受限,落后产能淘汰,长期看格局改善将有望带动行业盈利改善;而中短期看,我国法检对出口限制影响减弱,分散国内供给压力,经过近1年的行业调整,大部分化肥的价格风险获得释放,行业进一步下行压力较小;叠加地域冲突、天气因素、运输因素等问题,及部分国家的施肥季刚性采购需求,钾肥、磷酸一铵等产品有望形成一定的支撑和改善,多数化肥将以阶段性区间运行为主。
据央视新闻,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3日报道,敖德萨军事管理局负责人奥列格.基佩尔称,23日凌晨,俄罗斯使用无人机对敖德萨地区南部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袭击,当地粮食生产和转运设施遭损毁,粮食储存设施遭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