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荷兰青年汉学家点赞中国速度:这里3天等于欧洲3个月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李金磊 宫宏宇)“作为在华外籍人士,我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太快了。这就好像是,在欧洲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在中国三天就完成了。”荷兰青年汉学家、《北京周报》编辑顾问潘妧纱(Elsbeth van Paridon)日前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
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多年,潘妧纱对时尚、青年潮流、中国文化等话题,都颇有研究。经常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她发现,中国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城市文化也越来越年轻化,充满活力。
“每天我骑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很多朋友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北京为例,每天我们都能以骑车、走路或其他方式,在历史中穿行。有时,我禁不住会停下来想,这里真是太棒了。”潘妧纱称。
潘妧纱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这里的时尚、美食、语言、“淄博现象”以及网上各种爆火的事情,都让生活变得非常精彩。
潘妧纱对淄博的走红感受颇深。她提到,“当前,(部分)西方国家将政治化叙事置于其他一切之上。提到中国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14亿民众。但我‘千禧一代’的朋友很希望了解,中国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好在现在淄博走红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纷纷涌向淄博,品尝当地烧烤,让淄博登上国际新闻头条。淄博的走红,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仍然富有生机,无论是在时尚潮流、功夫,还是在像烧烤这样的饮食文化领域。”潘妧纱表示。
潘妧纱还提到,淄博走红也展现了中国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力量日益壮大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新的文化潮流,这和欧洲的情况颇有相似,但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新颖、更年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