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民营市场主体规模已超过300万,创造了全市1/4的生产总值,贡献了近1/3的税收收入,更在工业投资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十三五”期间,民间工业投资占上海市工业投资的比重已从1/8提升到1/7。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发改委等新近制定印发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包含四方面共20条政策。
四方面措施聚焦四个“着力”,分别为:着力破除隐形壁垒,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着力加强要素保障,完善民间投资融资服务;着力拓展投资渠道,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企业准入时限,在浦东新区试行“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在招投标中一视同仁;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加快民间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实施“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新措施;确保扶持中小微企业、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实施不打折扣。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在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发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支持民间投资科技创新;加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民间投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智能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项目;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两旧一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等。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介绍,今年1至4月,民间投资增速强劲,全市民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快于全市工业投资21.6个百分点,反映出民营工业投资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下一步,民营工业投资还能有更大作为。据悉,市经信委正强化招商扩容,深入推进“投资上海全国行”,将赴深圳、广州、长三角等民企集中地区“敲门招商”,围绕合成生物、新型储能、大模型、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及未来产业领域,引导重点民企投资项目在上海布局。
记者了解到,上海正梳理一批民企新增业务和投资意愿清单,抓紧跟进协调解决企业投资落地需求。目前,企业申请技改补助的投资门槛已从2000万元优化调整为1000万元,以鼓励更多民企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对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上海给予不超过项目核定投资的10%、最高1亿元的支持。
另外,上海正制定全年民企招商、拿地、开工、在建、竣工、投产“六张清单”,加强动态管理推进,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诉求。上海还将抓紧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尤其面向民企,重点开放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领域示范性场景,推动民营企业的新技术、新业态与这些场景的深度对接。
●昨天,新开发银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在上海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开幕,本届理事会年会的主题是“开创全球发展新时代”。记者从现场获悉,自成立以来,新开发银行累计批准成员国9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32亿美元。其中累计批准22个中国项目,投资总额约合84亿美元。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各类研发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5月29日13时10分,一列满载布匹、家具、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上海号”国际货运列车,自上海闵行货运站驶出,将从满洲里出境,最终目的地为俄罗斯沃尔西诺。4个多小时后,另一列载着茶叶、轮胎等货品的“上海号”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出境,去往中亚五国。这是“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以来首次实现一天两列的新纪录,同时创下5月单月开行九列的历史新高。
2023年以来,截至5月29日,“中欧班列—上海号”共开行35趟班列,装载集装箱3664箱,总货重3.3万吨,货值约11.7亿元。
●昨天下午,2023上海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暨上海老字号授牌仪式在上海豫园·海上梨园举行。2023年新认定的104家上海老字号在启动仪式上获得授牌。这其中既包括英雄、光明邨等广为人知的品牌,也包括国光口琴、蜂花等正在重振的品牌。
●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公布了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名单。上海有4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14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昨晚,2023春季上海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举行,向全市科技工作者送上节日祝福。
●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5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 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安全战线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要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创新理论引领,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5次飞行。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
●30日11时46分,随着一枚巨型钻头刺入沙漠,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正式开钻。这是我国在深地领域探索大自然的一大壮举。
●为期一天的南美国家领导人会议30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开幕,巴西总统卢拉在致辞中呼吁重启地区一体化机制。
●科索沃地区塞尔维亚族居民持续抗议科索沃当局强行让阿尔巴尼亚族行政长官上任,29日遭科索沃警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武力驱赶。双方发生冲突,50多名塞族示威者受伤,40余名北约军人受伤。
●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孔圣米克洛什-陶什站至伯斯特尔站区间首对钢轨30日开始铺设。随着首对钢轨落入承轨槽,匈塞铁路匈牙利段中方段正式启动轨道铺设工作,标志着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埃及29日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意立即提升两国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联合国也门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格雷斯利30日表示,一艘联合国工程船已抵达也门红海港口荷台达附近海域,为转移停泊在该地的“萨菲尔”号油轮上的原油做前期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