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泰州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泰州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让基础打得牢、根基夯得实、防线织得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按照市公安局党委部署,遴选出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十大新闻(事件)候选名单,现接受社会评议,评选出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十大新闻(事件)。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关心支持公安工作。
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先后掀起“苏安·祥泰”行动、“祥泰——四专项”、“社会治安大整治”、“安保实战冲刺仗”等一系列攻势,全警全力抓好防风险、战疫情、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成功实现“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目标,安保工作成效先后得到省公安厅厅长李耀光、市委书记朱立凡、市长万闻华、市委政法委书记孔德平等领导的批示肯定。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扣“社会面干干净净、省运会平平安安”总体目标,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工作标准,坚持省市一体、高效联动,研究制定1个安保总方案和交通安保、应急处置等16个分方案,配套制定开闭幕式、赛事驻地等107个子方案(预案)和11个制度规范,累计出动警力3.6万人次,圆满完成省运会开闭幕式安保和144项赛事及驻地安保任务工作。
2022年,新一届泰州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全面展开“一个目标引领、三项攻坚支撑、三大引擎驱动、五大工程保障”的工作新布局,加速构建高标准现代警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其中“一个目标”,即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三项攻坚”,即“情指行”一体化作战攻坚、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攻坚、法治公安系统化升级攻坚;“三大引擎”,即现代基础管控机制改革、多维处警机制改革、智慧侦查机制改革;“五大工程”,即政治建警“铸魂”工程、素质强警“提能”工程、从严治警“正风”工程、文化育警“凝心”工程、创新励警“聚智”工程。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紧密结合公安工作职能,以创新打造“石榴籽工作室”为牵引,持续完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州特色和公安特点的民族团结创建之路。目前,全市共设立7个“石榴籽工作室”、7座“石榴籽主题公园”以及116个“石榴籽工作驿站”。2022年1月25日,泰州市公安局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这是该局继2020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2022年1月18日深夜,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发生一起盗窃金店案件,被盗黄金饰品2100余件,价值约200万元,因临近春节、案值巨大,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案件发生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特大案件侦破机制,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连续80小时的奋战,1月22日凌晨,专案组在江西南昌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归案,现场缴获全部被盗黄金饰品。经对案件进行系统复盘,泰州市公安局研究确定了深化打击犯罪机制改革的思路,正式拉开了全市公安机关“智慧侦查机制改革”序幕。
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坚持三公(工)协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公安数据作战优势,创新构建“泰治疫”数据作战体系,助力流调溯源更高效、常态防控更精密、赋能治理更深入,以科学精准防控助推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研发应用“行程扫”移动警务APP得到省长许昆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时任副省长)储永宏的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市委书记朱立凡、市长万闻华多次高度肯定公安数据抗疫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部署,系统推进现代基础管控机制改革,全面启动基础管控中心建设、基础管控平台开发应用,制定实施派出所、社区民警、数据赋能基础工作“三张清单”,分别明确12项、32项、34项职责任务,常态高效运转53类数据场景模型,精准下发各类指令146.8万余条,推动基础管控工作体系化重塑、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建立任务统筹管理、警种数据赋能、基层精准核查、警网融合支撑的基础管控新模式。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快侦多破、高质打处为目标,以法制赋权、技术赋能、专业响应为核心,以“1+4+N”力量体系为支撑,探索构建“7×24小时”在线合成侦查机制,深入实施智慧侦查机制改革,有效推动侦查资源整合、手段融合、效能聚合,实现了打击犯罪整体成效、执法办案水平、侦防闭环管理水平的明显提升。今年,全市9起现行命案均及时破获,破获外地命案积案4起;八类案件破案率达100%;全部刑事案件、电诈案件、传统盗抢骗案件破案数同比分别上升20.1%、13.9%、35.1%。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快速反应、分类处置、专业高效为目标,统筹内外资源、畅通内外循环,系统推进多维处警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全时段专业处置、全方位源头分流、全过程警情自处、全领域法制派警、全链条赋能实战、全流程盯警监测处警”处警新模式,持续为派出所减负增效,有效提升风险隐患源头治理能力。年内全市110共分流非警务警情1.8万起、自处警情1.3万起,派出所接处警警情占比下降8.5%,警情现场处结率提升17.6%,人民群众对110接处警满意率提升至99.8%。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聚力建强“应急处突、主战主防、控人控事”实战职能体系,以闭环责任链为切口,创新打造“情指行”专班统筹+若干个实战专班“兜底”的“1+N”专班作战体系,建立“盯人、盯事、盯险、盯警、盯案、盯舆情”等机制,每日早碰头、午会商、晚研判,对重要情报线索直接跨警种、跨层级扁平调度,超前化解各类不稳定风险事端,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加快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做实基础资源“一片云”、做强服务平台“大基座”、做优赋能实战“泛场景”,先后制定出台《泰州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攻坚工作指引》《泰州公安警种数字化转型方案》等6项指导性文件,成立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智慧刑侦、现代基础管控4个工作小组,梳理核心业务清单138项、搭建实战模型116个,有效服务支撑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坚持以“生命线”和“一把手”工程定位,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组织实施执法规范化建设“活水工程”,持续健全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执法质量三大体系,先后制定实施《泰州市局法治公安建设三年规划(2022—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全要素、全时空、全流程”一体化执法监督管理规定》等各类制度规范16件,推动全市法治公安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年内,《江苏公安简报》《江苏公安法制简报》先后7次刊载推介相关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局,主动对接党政部门,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年内,先后与市司法局建立“警法融合、三所共治”机制,加强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深度协同协作,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特殊人群联管、规范执法联推格局;与市信访局建立以情报互通共享、部门联合化解、依法快速处置三项制度为核心“警信联动”机制;与市住建局建立“警保联动”机制,推动全市3.8万名物业保安全部加入平安义工队伍,并成立1472个夜间小区巡逻队;主动争取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支持,形成常态化“党建+网格+警格”联合作战机制,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日报》头版报道推介。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维护秩序与激发活力并重,对标全市高质量发展任务,从执法、管理、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组织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提升攻坚行动”,率先在全省公安机关制定实施“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十项措施”,引领出台“爱商护企·四大行动”、《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涉企柔性执法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服务举措,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护航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聚焦“四个铁一般”标准,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将党建、考评、表奖、警保、执纪“五个在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贯穿于安保维稳、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任务始终,激励广大民警辅警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安保实战冲刺、抗疫攻坚期间,全局共成立组建49支党员突击队,设立221个党员先锋岗,奋战在最一线名青年民警辅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立9个考察小组对16个单位(部门)开展调研式考察,编发考察通报4期,及时表彰700余人(集体),开展明查暗访22次,检查基层单位146个(次),查纠各类问题隐患165个次,实现了队伍活力激发与纪律作风的“双提升”。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发全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经网上公开征求社会大众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泰州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全市警务辅助人员队伍规范化管理、提升职业化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传承发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海陵公安精神,不断深化警务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警务机制转型,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警务综合绩效持续走在全市公安机关前列。该局3次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局”,连续16年获评“全省执法优秀单位”,队伍中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政治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传敏、“江苏好人”黄佑山等一大批优秀集体和个人。2022年5月25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该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成为地级泰州市成立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公安机关。
2021年5月,在省公安厅和泰州市公安局的指导协调下,经过8个多月的侦查,泰兴市公安局在深圳、上海、武汉等地,展开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摧毁了一个制售假冒品牌光通信模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涉及6省7地,案值超过2亿元。该案先后被《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2022年3月被公安部评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会同姜堰区三水街道应用智能化手段,以锦联社区为试点,将10个网格细化为48个微网格,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有针对性地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延伸警网融合触角,“点亮”治安管控盲区,构建多元共治共享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至10月,锦联社区可防性案件发案仅4起。11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4版以《江苏泰州姜堰:警民共建“微网格”守护社区平安》为题,报道该局警网融合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靖江市公安局在该市东兴镇试行镇综合指挥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一体化运行,构建指挥长、网格长(指导员)、网格员(治安员)、网格信息员四级网格体系,建立信息员“吹哨”、治安员“把脉”、指挥长“派单”和分类别“签收”、标准化“施工”的程序化流转工作机制,推动实现资源在格中整合、需求在格中收集、问题在格中解决。今年以来,该镇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可防性案件下降为零,经验做法被《新华日报》头版、《人民公安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通过拓展整合“N”个民情渠道,建立健全内、外部“2”个流转机制,有效落实“1”批助企纾困亲民措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实现了服务量上升、投诉量下降、群众满意度提高的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今年全市“12123”用户意见反馈及时率多次排名全省第一,“12345”热线%,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2%,城市道路交通健康指数稳居全国前列,项目建设工作成效达到市长万闻华的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科技兴警战略,积极组织引导广大民警立足岗位,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大力开展警务“微改革”和科技“微创新”活动,遴选出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务管理数字雷达”和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失智人群守护者”两个优秀成果参加公安部“智慧公安我先行”基层技术革新奖评比,分别获得大赛装备类三等奖和大数据应用类三等奖。这也是泰州公安连续3年在部级比赛中获奖。
2022年5月19日,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许甘露就成功侦办“12.14”出售出入境证件案作出肯定批示,该案由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海陵分局联合侦办,购买人员遍布全国12个省份,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是全国近年来少见的大规模出售澳门商务签注案件。
近年来,“平安泰州”微信公众号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举旗帜、守正创新,准确发布警务信息,积极回应网民关切,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成为泰州公安对外发布信息、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渠道。2022年11月22日,中央政法委公布第四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评选榜单,“平安泰州”微信公众号被评为“优秀政法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坚持文化引领,把弘扬民族文化贯穿公安文化建设全过程,探索形成了以“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服务为先、相互尊重欣赏、共同团结奋斗”为核心的“石榴籽文化”。今年7月,该局举办首届“石榴籽”文化节,开展“旗帜,你是这样的鲜艳——少数民族同胞走红色道路·重温革命历史”“最美石榴红——少数民族同胞晒幸福故事”等八大系列文化活动,以及“行走的舞台”石榴籽文化走基层系列活动,其中“永远跟党走——民族歌曲大家唱暨‘石榴籽’文化节开幕式”7万网民观看,点赞2.5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