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这篇唐代“高考满分作文”凭…
 国际航协:9月全球航空货运需…
 广州国际车展将全球首发车59…
 新浪新闻app荣获IAI国际广告…
 和丁磊抢生意王兴也要养猪了…
 那些走红“一带一路”的中国…
 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
 【时政】为未成年人构筑坚实…
 进博会“全勤生”:中国市场…
 进博特写|4岁罕见病患儿和“…
 乌镇十年闪耀数字之光引领互…
 【盘点】2021年数字人民币十…
 杭州市2021年1-9月安全生产和…
 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21年1月挂…
 2021年1月2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
 年降水量历史第二! 山东发布…
 新华时评丨用心记录时代用情…
 和评理 深化交流合作 推动构…
 新华时评:深刻把握中国特色…
 第六届进博会丨新华时评:让…
 中经评论:为未成年人撑起一…
 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能(新…
 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
 科技界_相关新闻报道_财新网
 国家科技创新
 搭建新技术新产品首发、首秀…
 刚刚杭州土地取消限价!四区…
 湖州德清:联动社会力量 协同…
 湖州钟管:上好消防安全课
 安吉家和房地产溢价12%摘湖州…
 浙江周报丨土地周成交251亿 …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名家讲…
 CETV2同上一堂课2023课程时间…
 同上一堂课在哪个软件可以看…
 2023同上一堂课春季主题直播…
 2023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
 岛内旅游业界盼尽快恢复开放…
 旅游牵手文化景区迎新生 文旅…
 中国旅游乡村吸引世界目光
 山东旅游住宿业迎来发展新机…
 西双版纳州筹办多个文旅节庆…
 国庆档电影断崖式下跌电影市…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他会做5件…
 三消息:中美南海激烈交锋!…
 阔别3年11月24日起成都直飞美…
 重大好消息传来10万吨铀矿涌…
 快讯!美国翻盘承认台湾归属中…
 军队文职 2023军队文职备考最…
 公告来啦!杭州事业单位公招…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6月备考…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这篇唐代“高考满分作文”凭什么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10 17:37:01 | 【字体: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来自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历代诗评赞其为神来之笔,堪称绝调,结句韵味悠然,缥缈不尽。《韵语阳秋》载曰:“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以是得名。”

  其实,这首诗是钱起在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是一篇真正的“高考满分作文”。

  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无数学子于考场挥毫,穷尽所学写下应试之作,但这些“作文”却极少在文学史上留名。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为什么是“满分作文”?又凭什么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

  此诗题为《省试湘灵鼓瑟》,“湘灵鼓瑟”是考题,“省试”是考试类型,“省”指“尚书省”。唐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两类,一类为中央和地方各类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需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和选拔;另一类为非学馆出身的各地文士,称为乡贡,需通过县和州府两级初试。这两类学生最后都集中到尚书省,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考试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改由礼部侍郎负责。由于吏部与礼部均属尚书省,遂都称为省试。

  考试在京城举行,在唐、宋、金、元时称省试,在明、清时称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试”或“春闱”。省试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每逢省试时,京城为之倾动,试前要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礼部贡院考试当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一系列仪式完成后进行考试。省(会)试合格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学子通过省(会)试后方可进入殿试,即最后的“考状元”。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学子在考试时写的诗,就叫应试诗或试帖诗。

  试帖诗起源于唐代,也称“赋得体”,因为科考命题,常常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故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试帖诗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并且要求对仗工整,用典恰切。题目范围与用韵,最初较为宽松,唐玄宗开元时开始规定韵脚。宋仁宗时开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

  以诗作为科考项目,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进士的项目之一。在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试帖诗一项被取消,元明两代迄未恢复。清初亦不试诗赋,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但在形式上有了更多限制,形成了八股形式的试帖诗。

  为通过省试而作的试帖诗,就称为省试诗。唐代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体裁为五言排律,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对声韵要求亦十分严格,所以此类诗作鲜有传诵人口的名篇。但钱起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考试题目为“湘灵鼓瑟”,出自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鼓瑟”来自于一个哀婉的传说:相传舜帝出行巡视南方时死去,葬于苍梧山。他的妃子哀伤过度,投湘水自尽,化作湘水女神,常常在江边鼓瑟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湘灵”即指传说中的湘水女神,诗题本身就带有悲哀伤感的色彩。

  “湘灵鼓瑟”这个故事,在当时几乎人尽皆知,故考生们答题多缺乏新意,大都将主题设定为用舜妃对舜帝的忠爱比拟臣子对君主的忠心,表达自己的入世之志和忠君之思。如当时有一位叫陈季的考生诗云:

  这首诗比较中规中矩,诗歌先描写湘灵鼓瑟的场面,古祠野亭,湘水清冷。再描写鼓瑟之声,凄凉哀怨。最后两句抒情,“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表达自己的忠贞态度和知音之念,是当时比较常见的诗歌主题和范式。陈季也于当年进士及第,但这首诗并未广泛流传。

  作为一首试帖诗,全诗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诗人开篇即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云和”是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载有“云和之琴瑟”。“帝子”一句,暗用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诗意,描写湘水女神翩然降落湖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的哀伤乐曲。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一句,运用典故,“冯夷”是传说中的河神名,“楚客”一说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水边动听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然而一个“空”字,表明他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而那些像屈原般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却心有戚戚,懂得了湘灵的悲哀,却不堪承受这样的凄楚。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瑟声悲苦的音调使坚硬的金石类乐器也为之凄楚;“杳冥”指遥远的地方,瑟声清澈响亮,响遏行云,仿佛可以传到那极高极远的苍穹中去。“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山上的白芷也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这四句诗,作者着力渲染瑟声的感染力,仿佛弥漫在天地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写凄苦的瑟声穿过流水,经过潇湘,挟着悲风,吹过八百里洞庭,使境界更加凄美壮阔。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湘灵的哀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令全诗增彩的是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堪称神来之笔。诗歌在乐曲最精彩的部分突然作结,出人意料;同时又将读者从虚幻浪漫的想象世界中猛然拉回现实世界,更有恍若隔世之感。“曲终人不见”,呼应开头,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作结,首尾呼应。“江上数峰青”,以景结情,余音不绝,曲终人散之后,只见一川江水,几峰青山,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全诗紧扣题旨,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又能驰骋想象,天上人间,虚幻现实,信手拈来。将无形的乐声具体化,营造了一个凄美迷离的音乐世界,舜妃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对舜帝的哀怨和思慕,都融化在这水天迷茫的音乐世界里。

  钱起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在唐玄宗天宝十年(751)进士及第,这首诗就是当年考进士时的试帖诗。《省试湘灵鼓瑟》因此成为试帖诗范本,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可见其才华横溢。在诗名上,与刘长卿并称“钱刘”;与郎士元并称“钱郎”,被时人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在仕途上,钱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有《钱考功集》。

  钱起在诗坛的声名和成就都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密切相关,这也成为钱起的代表诗句。苏轼有一首《江城子江景》词,下阙词云:“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此词下阙即化用钱起诗句,亦可以看做是钱诗经典化的重要历程。

  在美学上,朱光潜先生有一篇《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借评析钱起的这句诗,明确提出了关于诗歌的“静穆”理想。他说:“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也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是一味醇朴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他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

  朱光潜先生亦认为,这两句诗还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乐声消失,青山仍在,正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不仅仅有凄凉寂寞的情感,更在消逝之中蕴含着永恒,蕴含着静穆的美学理想。

国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内新闻:

  • 下一个国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内新闻 这篇唐代“高考满分作文”凭什么成为千古传诵… (11-10)
    普通国内新闻 国庆档电影断崖式下跌电影市场“全军覆没”? (11-10)
    普通国内新闻 行业ETF风向标丨热点涣散ETF市场今日疫苗成“…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热评三分钟三分钟了解今日热点新闻!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A股晚间热点 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布!再融资新规…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多位部长回应经济热点释放新信息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李彦宏称文心一言不逊色GPT4威马称创始人没跑…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叮咚买菜进博会签订单养殖协议定制2亿元草饲牛…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海容冷链获4家机构调研:当前国内冷藏市场较为…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10个季度下滑为何封测…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银九金十”再现!10月国内乘用车零售2033万… (11-09)
    普通国内新闻 时政微周刊丨的一周(10月23日—10月29日)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今年冬季欧洲还会“缺气”吗?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时政新闻最新2021摘抄10月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10107亿元!前月百强房企拿地额同比降幅收窄头…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总(10月12日)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国内外近3万名跑者齐聚江苏徐州冒雨激情竞逐“…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芳华璀璨二十载 风鹏正举九万里——呈贡新区建… (11-08)
    普通国内新闻 未名宏观2023年10月经济数据预测-政策持续发力…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