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21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现代化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与会嘉宾进行交流发言,分析把握纺织行业发展形势,赋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安徽是新时期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布局的战略支点、关键区域,2022年,安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446户,实现营业收入1231亿元,居全国第7位。
“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芜湖孙村、宿州朱仙庄、六安丁集、蚌埠固镇、安庆天堂镇等一批行业集群重镇勇立潮头、协同并进,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集群经济是纺织产业最鲜明的特征,截至2021年,中国纺联联系试点的纺织产业集群集聚了25.27万户行业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45万户,营业收入、利润、从业人员数量占到行业规上企业的40%。“‘无徽不成商’在纺织产业有着新的时代演绎,安徽的发展蕴含着未来锦绣。”
在我省,安庆市纺织服装产业起步较早、基础雄厚,人力、人才、原材料、市场等要素资源禀赋优异,1958年就诞生了安徽华茂等一批重点企业。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已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条,产业体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安庆市纺织服装企业2000余家,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有12家企业入选安徽省纺织服装企业5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介绍说,从产业集群看,望江县、宿松县是“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县”,两地纺织服装产业总体规模均已突破百亿;桐城市是“中国羽绒家纺名城”,羽绒被生产、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岳西县是“中国手工家纺名城”,手工纺织品畅销国内外……从发展前景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推进,安庆具备承接先发地区产业项目转移的良好基础,成为承接长三角先发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
纺织服装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与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安全军工、航空航天等紧密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安徽省将纺织服装产业纳入制造强省“7+5”重点产业,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安庆、芜湖、阜阳、亳州等地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446户,实现营业收入1231亿元,居全国第7位。同时,新材料运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功能性纤维材料、高端纺织面料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丰原聚乳酸纤维、吉祥三宝“仿鹅绒”絮片等一批高科技产品填补行业发展空白。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红爱服饰、阿里巴巴讯犀智能工厂等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华茂棉纺智能工厂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为行业样板。
不过,与东部地区相比,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省进一步对接全国各地资源、承接东部地区优势产能投资、完善省内产业链布局带来重大利好,不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市场格局中占有更重要的份额。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24小时新闻热线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2023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40个,其中,蚌埠市、淮南市联合申报的“安徽沿淮糯稻产业集群”位列其中,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亿元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对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予以公布,包括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00个农业产业强镇,蚌埠市牵头申报的安徽省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
汽车产业是安徽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基础完备,产业能力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示称,省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开展2022年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工作,现将得分靠前的名单予以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