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0日,中国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长沙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8月29日至30日,中国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长沙召开。(摄影:朱丽萍)
2020年9月,习考察湖南时,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习考察湖南三周年之际,在第一批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束之际,湖南省委召开这次全会并出台《若干意见》,意义非凡。
全会由湖南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沈晓明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发表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就《若干意见》向全会作了起草说明。
公开报道显示,此次全会,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出席;不是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的党员省级领导、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省管企业和部分中央驻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委员,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党代表等列席会议。
结合现场观察,记者梳理发现,全省122个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列席省委全会,近年来尚属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省委全会前一天,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在长沙召开,86个县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透过这两个细节,记者认为,这样的安排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县域是关键点;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县域是主战场。
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市区)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县(市区)委书记的站位高度决定了思维层次和思维模式,只有站位高,才能看得远、看得系统、看得全面,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才不会局限于一县、一时、一域。
因此,只有“一线总指挥”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上,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才能有最坚实的“底座”,最牢靠的支撑。
如果说“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是一栋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全会通过的《若干意见》则是大厦变为实景图的施工图。
全会提出了系列具体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导向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实现“三个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具体而言,就是“六个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开放发展水平、共享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围绕打造“三个高地”以及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指标,还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要求。
对此,全会认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政府和市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等“五对关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记者注意到,在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将“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放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具体“施工图”之前,摆在突出位置,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事关事业成败。要解决当前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纠正政绩观的偏差。
全会上,沈晓明就在实践中如何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既要促进量的合理增长,也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既要勇于“破”,也要善于“立”;既要重点突破,也要整体推进;既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坚持因地制宜;既要重显绩,也要重潜绩;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既要重视发展,也要重视安全。
包括明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存量企业扩能升级和精准招商,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具体包括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如今,有了更精确的“施工图”,将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而奋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