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这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设在武汉,这里是全党的中枢,也是发布全国秋收暴动号令的策源地,让中国历史有了一个重大转折,随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而这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究竟在哪里?党史界一直众说纷纭。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著名作家和学者李城外通过长期研究和考证,认为:长期以来,因鄂南秋收暴动的历史被淡化、被忽略,甚至在正史中被省略。1927年“八七会议”后,鄂南秋收暴动中在咸宁地区通城、通山诞生的工农政府应为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访谈”,通过客观详实的考证还原历史面目,验证着鄂南系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李城外在采访中,讲述了崇阳农民自卫军首举武装暴动义旗、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领导的通城“八·二O”暴动、风生水响的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等历史,对鄂南作为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的背后风云故事和壮阔史诗娓娓道来……
江海壮阔,总归有源;树高千尺,总归有根。鄂南系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自然离不开鄂南秋收暴动。时隔90
‘鄂南秋收暴动’发生在本土为骄傲,在正史中秉笔直书。”李城外介绍,通过已正式出版的省、市、县三级地方正史中,便可清楚地梳理出鄂南建立县级红色政权的脉络。1927
5月,名为崇阳县团防局局长,实为中共崇阳特支军事部长的叶重开组建崇阳县农民自卫军,自任队长。“七一五”武汉汪精卫政权公开叛变革命,董必武密令崇阳农军于7月31日到咸宁柏墩待命,并留下指示“有力量可去广东,无力量暂过山林生活”……自8月起,湖北省委派人组建鄂南农民军,成立鄂南特委。他们根据省委安排,在群众基础好的县策划夺取县城,建立红色政权的工作。1927年8月4日凌晨,因叶重开所部与当地恶霸魏石峰民团在城隍庙不期而遇,引发激战,提前打响了鄂南暴动的第一枪。最终农民自卫军获胜,收缴了区乡民团的40多支,队伍扩大到130人,并乘胜占领了县城。几天以后,湖北省农协特派罗荣桓等来到崇阳农军驻地,经过形势分析决定将“
”改编为“崇阳农民革命军”,并推举罗荣桓为党代表。14日,叶重开率领崇阳数百名农军,与农协紧密配合,在洪下成功袭击地主武装,缴获粮船一艘,大米40余包,步枪5支,歼敌10余人。为摆脱敌人,18日,罗荣桓、叶重开率部离开崇阳,转移到通城西门罗家铺,与通城农军会合,商议通过暴动夺取通城县城……李城外告诉记者,8
八·二○”暴动应运而生作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但元帅起步第一功——
·二O暴动,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的史实,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鲜为人知。”李城外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通城县委党史工作人员通过发掘尘封的历史文献资料,调查核实当事人,从而弄清了许多难得的史实。罗荣桓一行到达通城后,马上与中共党员、通城县长王武扬取得联系,召开秘密会议,并成立了暴动委员会,部署暴动计划,达成了里应外合、智取县城的共识。8
20日上午,由叶重开带领的10余名“团丁”押着由农民自卫军装扮的“”,骗取驻守县城的五区团防局守门团丁的信任,冲进城内,与守候在城外的罗荣桓指挥下的农军配合,然后直捣县衙,缴获民团1000余支,子弹几十担。当天下午召开了农民自卫军成立大会。会后,立即处决了反动民团团长刘秀波。8月21日,“通城县劳农政府”的成立,引起了的恐慌,13军及反动民团组织力量向通城反扑。后来,罗荣桓元帅在回忆这段历程时,用了“没有办法”,“不能立足”来描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9月4日,罗荣桓、王武扬率通、崇农军及劳农政府500余人,携带武器向江西修水县转移,途经通城麦市宿营时,受到追兵夹击,部队被打散,突围所剩100余人后来参加了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起义。通城“
·二○”秋收暴动的主要领导者罗荣桓,他的军事生涯的起点就在崇阳和通城。李城外介绍,1963年12月19日,朱德元帅的《吊罗荣桓同志》一诗云:“起义鄂南即治军,忠诚革命贯平生。身经百战摧强敌,留得丰功万古存。”此乃后话。委员会成立,通山县工农政府风生水起
·二O”暴动持续半月之久,是党的“八·七”会议后农民举行的第一次成功暴动;夺取县城后建立了全国首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暴动后,通、崇农民自卫军到达修水,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在通城、崇阳轰轰烈烈革命过程中,通山成立工农政府也风生水起。1927年8月下旬,通山县委、县暴动委员会召开军事会议,将通山农民自卫军改编为通山革命军,令全县各地农军提前暴动,占领四乡集镇,准备夺取县城。28日至29日,各区乡捷报频传,30日东南、西、北三面合围县城,大局已定,紧接着警备队被缴械,县长及僚属被拘押。下午,各地农民召开会议,分片酝酿,推选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委员。“31
”李城外介绍,通山县工农政府成立后,各地维护境内社会秩序,建立区乡政府,摧毁反动统治;申张正义,严惩邪恶;劫富济贫,筹集军需;组织民众,抗租抗债;没收土地,还田于民;扩军备战,集中培训;广泛宣传,恢复群团;惩办首恶,以儆效尤;组织农军,出征咸宁……9月9日,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长夏桂林与县农民革命军一团团长陈叔卿率农军第一团千余人开赴咸宁,参加鄂南秋收总暴动。“
‘三部曲’,势在必然。因此可以说,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发端于崇阳,成功于通城,定型于通山,称鄂南是它最早的诞生地,是受之无愧的。”李城外认为,从目前所发现的1927年以来的文献、文章、教材及新闻媒体有关叙述和报导及档案中,均可以看出,通城、通山成立县级红色政权,史证不胜枚举。三十年深耕,打响红色品牌助力大发展
”李城外介绍,近三十年来,咸宁各地学者专家深耕历史,力图还原最真实最详实的那段红色记忆。1987年,咸宁市委党史办公室编辑出版了《鄂南秋暴六十周年纪念文选》,但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时至2003年,通山党史办负责人上省进京,向有关领导专家汇报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情况,引起重视。2007年7月,通山县委县政府举办纪念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通城县也举行了纪念罗荣桓领导通城秋暴暨通城县劳农政府诞生80周年座谈会。在参加两地会议后,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在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天地》上发表文章,将通山、通城两个红色政权并称第一。2014
“鄂南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课题组,课题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并获结项验收。2015年10月,咸宁市委党校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课题组,并获湖北省委党校立项。016年6月,《湖北日报》发表《全国首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在通城》。7月,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将《鄂南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作为“十三五”时期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市委高度重视。到底何处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值得一提的还有“
”和“广东陆丰说”,但全国许多学者已非常明确站在“鄂南说”的阵营中。而在鄂南区域内,又有通城、通山“分立说”到“合并说”的过程。李城外介绍,他是赞同“合并说”的,因为鄂南秋收暴动是一个整体,建立红色政权从起步到成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近日,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政报告》推出《鄂南系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之研究》,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希望加深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90
90年后的香城泉城,一批热衷红色文化研究的文人学者深耕不辍,立志把这一红色品牌打在全国打响,助力咸宁的绿色崛起……
2016-09-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德勇,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以“聆听历史回响,思考中国奇迹”为主题的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在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瑞金举行。如今,我们走在新的征途上,弘扬长征精神,不忘中央革命根据地人民的贡献与牺牲,并化为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办好中国的事情,以此作为对革命前辈最好的纪念。
《党的女儿尹灵芝》巡演在河北张家口启动 掀起红色文化进校园热潮,9月25日,电影《党的女儿尹灵芝》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启动巡演。随着《党的女儿尹灵芝》巡演启动,张家口市桥东区“党史工程进校园”活动也将陆续开展开来。在《党的女儿尹灵芝》巡演现场,观看了一场由张家口市中小学师生自编自演的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大型演出。
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究竟诞生何处?听党史专家李城外还原历史线年前的 “八七会议”,让中国历史有了一个重大转折,随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究竟在哪里?党史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1927年“八七会议”后,鄂南秋收暴动中在咸宁地区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然而,长期以来,因鄂南秋收暴动的历史被淡化、被忽略,甚至在正史中被省略,鄂南系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随之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