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美丽中国新画卷|黑土地保护…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
 早财经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
 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一期)…
 7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中央重磅部署促进民营经济!
 王沪宁会见越南祖国阵线中央…
 7月20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部公布统计数据:20…
 【时政要闻】传达学习中国第…
 来自大检察官研讨班的“数字…
 “县”在出发——行走百县话…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
 中国“炸弹之王”曝光轰爆威…
 真相 受害者受罚这就是美军的…
 美国防授权法案对军营“中国…
 高质量做好新时代河北全民国…
 外媒:波兰或成欧洲军事强国
 逐梦前行20年
 部门乡镇街道
 2021十大热点新闻事件公共教…
 把握好职教改革重点任务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
 【涨知识】一表了解公共租赁…
 房产小知识]“空置房”的那些…
 每天一个小知识之2023年能不…
 安吉奥园悦见山到底怎么样?…
 【知识小课堂】所有二手房都…
 城市24小时 江西大手笔跻身“…
 公安部:7×24小时实时监测 …
 央视新闻14分钟聚焦陈廷海事…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
 台南登革热疫情严峻 专家建议…
 沃顿科技:2022年膜业务的境…
 202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破…
 《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
 科技早新闻来了丨2022-6-7
 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
 周五见|特斯拉要开杂货铺?…
 加强旅游秩序整治 共建文明和…
 共圆小康梦 奋进新征程——2…
 早安·世界|回眸2020①大事…
 资本市场改革手册(2020年版…
 市领导集中收看央视《新闻联…
 航天员首次天地同步收看《新…
 《新闻联播》 20220422 21:…
 正安县“四式”带学法推动农…
 新闻联播要交费收看?官媒怒…
 国际在线
 第九届全球视频媒体论坛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美丽中国新画卷|黑土地保护成效显著 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2 11:47:13 | 【字体:

  来看“美丽中国新画卷”特别编排。“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继展开。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下降57%,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显著增强。

  黑土地是地球上稀有的土壤资源,人们用“一两黑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在吉林省梨树县,近年来,当地不断总结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方式,让这里的黑土地悄然发生改变。保护性耕作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让我们跟随记者通过多个视角一起去看看。

  总台记者 张傲然:这里是我国的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我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地的百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近年来,当地通过不断探索保护性耕作的方式,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具体都有哪些举措?下面我们通过四个视角看一看梨树。先从空中俯瞰。您看,梨树县所在的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地形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望无际的平原黑土地造就了我国的大粮仓。梨树县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393万亩,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玉米。当地将4500亩土地划成一个生产单元,打破农户间原有的土地界限,从种到收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农机具的作用,并且进行更加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我们的视角来到半空。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精细的田间管理。这几天,当地农户正在进行“飞防”作业,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能够精准控制路线。您目之所及看到的这个地块,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施肥作业。近年来,当地保护性耕作方式让黑土地越来越肥沃,每公顷玉米的化肥使用量降低了100公斤。田中的一个个监测站利用遥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一系列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们用手机就能进行远程巡田,同时,大数据还会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让黑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

  视角继续向下来到地面。我们能够看到田中有很多腐烂的秸秆,这就是当地保护性耕作的核心——秸秆还田。简单说,就是每年秋收之后将秸秆留在田中,相当于给黑土地盖上了一层“被子”,这样一来风吹不走了、雨也带不走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要先将秸秆离田、起垄、播种,农机要多次下地,这里通过研发保护性耕作的配套农机,将多个步骤归为一步,同时采取免耕、少耕等办法,最大程度减少对黑土地的破坏。

  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在我左右两侧种植的是不同的农作物,右边是玉米,左边是大豆,它们对于土壤当中微生物的影响各不相同,每个地块轮换耕种,能够形成互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些保护性耕作的方式究竟给黑土地带来了哪些变化?我们的视角继续向下。

  这是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时间黑土地的剖面,这里是我们拍摄到的同一时期没有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剖面。能够发现,玉米根系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玉米根系达到了将近1米,而没有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根系是在半米。秸秆留在田中,可以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土壤会更加疏松,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深扎。同时,秸秆腐烂之后会不断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培肥地力。经过连续十年的监测,实施保护性耕作之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一倍,每立方米蚯蚓数量增加到60多条,是传统种植地块的10倍以上。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梨树县通过不断总结和推广保护性耕作,使黑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玉米的平均亩产也提高了8%以上。而吉林省也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在不同类型的土壤地块采取相适应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今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的面积达到了330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黑土地,而肥沃的黑土地也在源源不断回馈着当地的人们。确实,正是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守护才造就了廪实的粮仓和壮美的景象。在保护黑土地中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这是吉林省给出的答案。

国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内新闻:

  • 下一个国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内新闻 美丽中国新画卷|黑土地保护成效显著 实现粮食… (07-22)
    普通国内新闻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民party:音乐节在… (07-22)
    普通国内新闻 早财经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这些城市“入… (07-22)
    普通国内新闻 市领导集中收看央视《新闻联播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航天员首次天地同步收看《新闻联播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联播》 20220422 21:00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正安县“四式”带学法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全覆盖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联播要交费收看?官媒怒批卖不出去是活该…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时政素材十条2022217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827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927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815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时政素材十条 2022年2月22日时事知识摘要 (07-21)
    普通国内新闻 【新闻早茶】河北将迎强降水天气!还有这些热… (07-20)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股市0719丨热点继续快速切换短期是否要进… (07-20)
    普通国内新闻 【焦点复盘】炸板率超50%!沪指再失3200点市场… (07-20)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热点!广州治疗hpv医院[新排名]_广州hpv感… (07-20)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热点!2023江苏银屑病医院排名「公开热点」… (07-20)
    普通国内新闻 谷歌退出中国内地 (07-19)
    普通国内新闻 突发!谷歌数据中心发生爆炸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