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鉴于3月起国内新一波疫情严峻防控形式,不少旅游从业者选择彻底放弃虎年春天首个经营黄金档——清明节。不仅如此,由于难以判断4月中下旬疫情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控制,业内对于是否坚守2022年上半年最“捞金“的经营档——五一小长假,持谨慎保守态度。
层层重压下,旅游从业者开始焦躁不安。近期,从个人到企业,再到行业,为旅游业请援的声音逐渐增多。
然而,从大家呼吁的请援措施上看,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屈指可数,企业自救依然是主流。为了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大经济环境下得以存活,绝大多数旅游从业者选择放弃前行,死守底线,一场行业性大撤退难以避免。
顾魏在南方经营一家中等规模旅行社,眼瞅着虎年春天第一个旅游旺季——清明节即将到来,他不但提不起兴趣,反而做出这个大胆决定。
根据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初步预测结果显示,在当前政府采取的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下,内地本轮疫情预计将于2022年4月初得到控制。
“自从3月中旬我所在地区出现疫情,跨省团队游当时就熔断了,至今没有恢复。从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判断,清明节前能够赶上解禁的几率渺茫。”
顾魏叹息,即便赶在清明节前解除疫情限制,全国其他省份疫情各不相同,游客恢复旅游消费又需要一个缓冲期。
“清明节至今还没有一单生意,该放弃就放弃吧,省点不必要的支出,先活下去。”邵江强调。
旅游业清明节大撤退只是个序曲,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个月后,2022年上半年旅游业最重要的经营旺季——五一小长假。
相较于对清明节的果断放弃,旅游从业者对五一小长假的态度就颇为犹豫和迟疑。
如果坚守,势必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ALL IN,鉴于疫情在4月的不确定性,一旦疫情反复,所有投入都将打水漂,如此巨大的损失根本无法承担。
如果放弃,五一小长假可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赚钱机会,对于这个全靠旺季支撑业绩的行业,放弃等于颗粒无收。
“五一小长假国内主要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大概率会解禁,但是和2019年同期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能会有生意,但赚的钱估计还不够门店员工工资。”
顾魏却决定,五一小长假无论如何都要尽力挽救,自己会准备一些省内和周边省份1-4日的旅游产品。
“但我对营业额不抱希望,保守估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同比去年营收下降50%,同比2019年爆降200%。”
显然,无论旅游从业者坚守还是放弃,五一小长假的损失是注定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顾魏的旅行社今年前两个月一个订单也没有。春节期间,迫于成本压力,所有员工放假20天,工资减半,勉强保障医社保。3月刚刚恢复一点,半个月后业务再次停摆。现在旅行社完全是在死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崩了。
“2021年同期,每个月零零碎碎有5万元左右营业额;2019年同期营业额10元万以上;今年干脆归零,没一点脾气。”
金石是华中一家4A景区负责人,他向劲旅君掰着手指头数,2022年大年初四开门营业至今,总共接待了3206位游客,同比暴跌64.1%。
3月17日,黄山景区早上8:26分,已经进入景区的只有2个人,当天预定门票人数只有169人。
杜文俊今年一季度依然在亏损,作为云南老一批旅行社创业者,他连续两年都在大幅度亏损。“从今年前三个月的情况看,选择躺平反而是最佳的选择。不做事、不招人、不花钱,以最低的成本运转,保住现金流,就还有活命的机会。”
3月24日,携程披露2021年财报显示,这家巨头疫情之后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前两个月业绩稍有起色,国内酒店预订一度赶上2019年同期。
其实,在劲旅君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旅游从业者都对2022年上半年持悲观预期。
“疫情反反复复,上半年肯定没戏了,还是找找其他副业,坚持到下半年再看。”邵江如是打算。
顾魏大致预测出上半年经营情况,预计同比去年营收下降200%,同比2019年下降300-500%,很是闹心。
3月初,旅游业内专家、媒体、企业陆续提议,调整自2021年8月5日开始实施的“跨省团队游熔断机制”。根据上述政策,一旦某个省份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该省跨省团队游业务立刻熔断,等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后在予以恢复。
经过半年多执行,随着疫情形势快速改变,这一政策弊端逐步显现。业内提议,将“跨省团队游熔断机制”调整为“跨市团队游熔断机制”,更灵活的政策可以有效刺激旅游业复苏。
以深圳市饭店业协会为例,3月20日,该协会公开发布《深圳酒店行业请援书》,恳请“深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业主方、金融机构、第三番商旅酒店平台、供应链企业、各大媒体等,帮一帮深圳酒店企业,扶一扶酒店经营者”。
上海麦淘亲子创始人谢震发布公开信,麦淘亲子过去两年为国家抗疫竭尽所能作出贡献,2021年退款达到1.4亿元,很多原本可以“以不可抗力为理由”不退的款项,尽可能的退还给客户,维护了社会和谐。
谢震的呼吁在旅游业内引发高度共鸣,公开信广泛传播,成为旅游创业者表达心声的窗口。
一篇名为《桔子酒店创始人吴海:我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我活不到4月份》的文章被旅游从业者广泛转发。尽管后来作者吴海亲自发文澄清,这是一篇两年前的旧闻。
但是这篇文章被传播背后,诸多中小微旅游企业的心声一览无余,成为旅游业当下行业情绪的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