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
全域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一条主线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式公布: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型、旅游扶贫富民创新发展型、景城共建创新发展型、景区带动创新发展型、生态依托创新发展型、休闲度假创新发展型、资源转型创新发展型、边境开发开放创新发展型等。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处理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7家5A级旅游景区。对于各类A级景区来说,2019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A级景区动态评级的常态化管理不会放松,只会越来越严。
“夜游经济”无疑成为今年文旅热词之一:政府寄予厚望,业界纷纷响应,消费者一呼百应,点亮了城市的夜空,也点燃了夜游经济的未来。
2月,百年故宫开启的首场“夜游”活动,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火爆局面。各省市地方纷纷出台支持夜间经济的政策,鼓励发展这片“新蓝海”。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提出了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
2019年,文旅扶贫也被文旅圈频频提及,“造血式”扶贫,“带动式”扶贫,“精准式”扶贫……
即将到来的2020年,对于中国“扶贫”事业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按照规划,这一年将“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加之国庆旅游黄金周的双重爆发,“我和我的祖国”成了各大景区和文化场所的热门词,大家从朋友圈的文字到现场活动再到游客体验的营造,都在表达着拳拳的爱国之情。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同时,旅游圈观望已久的企业们也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行动起来。5G赋能文旅,不再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猜测中。
2019年,共享住宿市场仍然在升温。资本争先恐后的进入,竞争更加白热化,却也慢慢促成民宿朝精致化、高性价比方向演进。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11月30日在浙江召开“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会上部长就明确提出,乡村民宿方兴未艾,大有可为。这个会议把“民宿发展”与“全域旅游”相提并论,对于民宿发展来讲是里程碑式的会议。
2019年10月,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数字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山西)”(简称“数字文旅大会”)在山西文旅大厦召开。来自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全国各高校院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全国数字文旅、智慧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数字文旅大会不仅是文旅圈的大事件,对于重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有效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范围和形式,创造文化旅游新资源,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开拓文旅发展新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网红经济”的战场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转移到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主力从个体网红、素人变为网红孵化机构MCN,模式从“人带货”变为“货带货”。除了达人营销,节事营销、跨界营销也成为今年各景区、品牌常用不衰的“法宝”。“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业界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