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的一天,张作霖的孙子张闾实将行李放进了出租车的后备箱,匆匆和妻子道别之后,就踏上了前往机场的路途。窗外飞驰向后的景色,让张闾实思绪万千,不知道那个无数次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如今怎么样了?
沈阳,对于张闾实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张家曾经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留在那里;陌生的是,60多年来,张家很少有人回到那里,而他更是第一次,甚至连爷爷的坟地都不知道在哪里。
落地东北之后,张闾实先去了一趟哈尔滨,认识了不少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也让张闾实感受到了东北爷们儿的热情豪爽。
事先接洽的同伴听说未来几天有沙尘暴和风雪天气,担心道路封闭,要取消沈阳的行程。但张闾实心中始终惦记着沈阳老家,于是毅然决定一个人前往。
由于高速公路封路,张闾实驱车近9个小时,终于马不停蹄地从哈尔滨赶到了沈阳。当看到九一八纪念碑时,泪水打湿了张闾实的脸颊,他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终于回到了整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酒店办理入住之后,张闾实一个人在街上逛了一圈。除了欣赏沈阳的夜景之外,张闾实还一个人点了一道“大白菜白肉锅”。这是他在家里最爱吃的一道菜,自从奶奶和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很少再做这道菜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闾实就退房准备出发了。他先来到“大帅府”,由于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早,便先去看了沈阳故宫。走完故宫刚好到了约定的时间,张闾实回到“大帅府”前,一行人已经在门口等候迎接。
“大帅府”的张馆长亲切接见了张闾实,并与他核实身份。由于张闾实一家远在台湾,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详细情况,张闾实干脆自我介绍说:“我是张作霖的孙子,我的父亲是张学良的六弟,我的祖母是寿夫人。”
此时大家停顿了一下,张馆长请范主任出来记录,同时核对一下其他数据。半个小时后,张馆长确信张闾实是真的张氏后人。紧接着,张馆长亲自陪同张闾实仔细参观了大帅府。
每走过一个房间,张闾实几乎都可以想象到爷爷当年生活的情景,似乎也听到了奶奶带着父亲玩耍的笑声。时间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张闾实激动得有点产生了幻觉。
因为赶飞机,张闾实的时间有限,原本打算下午去祭拜完爷爷再赶回长春。当听到张馆长说时间太紧没办法实现时,张闾实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无奈之下,张闾实只好先回长春。
在回长春的路上,张闾实仍在想如何去祭祖,毕竟到了老家门口却没去祭拜祖先,不但不孝,而且也没法和家里人交代。于是,张闾实打电话给北京的朋友帮忙,同时答应同行伙伴,按照原计划去广州。
三天之后,在好友的安排下,张闾实如愿从广州经北京再次回到了沈阳。在张馆长和范主任的陪同下,张闾实一下飞机,马不停蹄地直奔目的地,顺利找到了祖坟。
这是张家几十年来,第一次有男孩子从外地回来扫墓。张闾实先来到“张氏墓园”,虽然因大门锁住无法进入,但站在围墙外,张闾实的泪水已经止不住了。
“张氏墓园”曾是张闾实曾祖父的墓园,大门上的题字是张学良在夏威夷时所写的。跪倒在曾祖父坟前,张闾实泪流满面,陪同者皆默默无语。
就在张闾实准备离开墓园时,才发现来开锁的居然是他的远房亲戚,父子俩甚至要称呼他为叔叔、爷爷。看到侄子和侄孙都这么大了,张闾实心中不免又有些感伤,感觉时间真的过了太久。
张闾实祭拜过曾祖父后,又驱车前往爷爷张作霖墓。按照当地风俗,张闾实开了一瓶白酒,洒落在张作霖坟前。其间更是搂着爷爷的墓碑,久久不愿离去,每一个随行人员都为之动容。
回到台北之后,张闾实将自己在东北的所见所闻,都讲给家里人听。张闾实的母亲听完之后很是高兴,但其他的兄弟姐妹都表现平淡。
张闾实的母亲和妻子鼓励他试试回沈阳生活,纠结了一个多月后,张闾实来到奶奶寿夫人的墓地,一个人沉思了许久,最终下定决心回东北。
在台湾的时候,张闾实为花旗银行工作了15年,已经坐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如果可以一直做到退休,当个分行行长不成问题。回到沈阳之后,张闾实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加盟铁岭高尔夫,负责规划高尔夫旅游和会员招募工作。
期间,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张闾实又和新闻业搭上了桥,创办了沈阳当地第一份高尔夫新闻报,不到半年时间,就创下了每期3万份的发行量。
然而,随着沈阳入冬之后,高尔夫报的发行量也开始节节败退,广告量成倍地减少。为了探明发行量锐减的真正原因,张闾实召集高尔夫业的朋友吃了顿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气候问题,而这个问题却是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张闾实根本没注意过的。
张闾实自己一合计,广告商在一年中只有不到半年的投放期,根本无法形成持续的宣传效果。既然东北不适宜发展高尔夫产业,尽早收场或许才是上策。
就这样,张闾实遗憾地放弃了他最心爱的事业,用赚来的钱和朋友开创了一家港式餐厅,结果仍旧不成功。
接连两次创业失败,让张闾实不禁有些灰心,正当他为难之际,天津恰巧要开发“少帅府”,作为张家后人,张闾实应邀参与菜系研发。
“少帅府”经营“张氏菜系”,却没有长辈们生前爱喝的茶。张闾实不禁考虑,如果能找到曾经的口味,再推向市场必将大受欢迎。
就这样,“少帅茶”的想法在张闾实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可当他真正实践之后,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茶源。
张闾实亲自跑遍了全国,不是没有找到上等的茶叶,而是找不到那份浓香和口感。四处向朋友打探后,结果都没有下文。正当张闾实一筹莫展,甚至准备第三次放弃时,博客里的一条留言,让他眼前一亮。
留言的人是台湾人,家里世代做茶园。原本只是想借助网络和张闾实交个朋友,却没想到成就了张闾实的梦想。两人从相识到合作,茶叶从包装到行销,超预期般地顺利。
在东北生活了两年时间,张闾实真正感受到了东北人对爷爷张作霖的怀念,感受到对大伯张学良的敬重,同时也亲眼看到了大陆一一面对并处理好所有的挑战。
2009年,张闾实回台湾小住之后,再次回到了沈阳,但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在这里定居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