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中国旅游日设立十年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全年国…
 两大重要指标双双腰斩旅游业…
 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山东多措并举提振文旅消费
 本周最大的事件日本核污水排…
 传小米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B站…
 202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具…
 恭喜:“禾葡兰”商标成功入…
 中美博弈的终局思考!主要有…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2023年8月10日-8月12日国内国…
 “香港你是我的家”爱国爱港…
 库尔勒市:亲子沟通巧助力 儿…
 库尔勒市群尔库木沙漠国家沙…
 论丛 从“两个结合”看中国理…
 【时政要闻】二十大报告解读…
 【时政要闻】谢澎主持召开市…
 【时政要闻】茂县举办“壮丽…
 【时政要闻】何伟在全市经济…
 西部战区最新发文批House言论…
 菲律宾总统恐提前“逃亡”!…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今天的头条留给你!人民空军…
 广电有线享TV全新改版升级 宜…
 成都中考再次证明:爱看新闻…
 人物丨“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
 山东出台“跨境电商跃升发展…
 2021-07-0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
 2023年4月4日周二《新闻联播…
 跟随海信真空冰箱下江南《一…
 苹果笔记本电脑扩大在中国大…
 科技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重庆出台银保业支持“双倍增…
 先优带头引领技术发展破题起…
 今日头条发布房地产数据报告…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 202…
 全球要闻:鲍威尔讲话前夕美…
 特朗普喊出全面加征进口关税…
 双语新闻播报(August 24)
 美方借涉藏问题对中国官员实…
 核污水排海 我国暂停进口日本…
 2023中国产业消费大调查|安…
 追逐光、成为光 南海校园掀起…
 房产早9点速评 一周十大新闻…
 场景化呈现沉浸式体验 第十三…
 83岁“板报”爷爷手绘建军节…
 热点关注 知己知彼方能抗击疫…
 【童心向党、筑梦成长】红色…
 关于时政新闻的政治手抄报(…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旅游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中国旅游日设立十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26 14:53:50 | 【字体:

  5月19日,我们迎来了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推出诸多旅游惠民措施。北京的故宫、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兵马俑等国内知名景区景点也陆续重新开放,旅游复苏的气息传遍中华大地。

  自2011年中国旅游日设立,已整整十年。这十年,中国旅游无论是体量,还是影响力,都已大为提升。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游客的旅游行为和态度等,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旅游的日益进步,也可一窥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中国旅游日,全国多地推出了节日特惠,向游客送出免票、半价票、优惠券等“大礼包”。“云旅游”“云推介”“云购物”等成为今年的新特点、新亮点。

  北京通过“云端发布会”和“线上云游”的直播形式,以“逛京城、游京郊”为主题,带领游客线上领略北京风采,直播间还特别设置了“带货”环节,向网友推荐精选文创礼物、非遗产品以及多款来自湖北的特产,助力湖北“重启”;福建厦门采用“云宣传”手段,全天线大线上活动,推广厦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四川成都举办“周末游成都·品味慢生活”2020中国旅游日大型云直播主题活动。

  各地旅游景区、景点重新开放以来,预约、错峰、限流成为“标配”,智慧旅游平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线上购票、刷脸入园、自助导览等智慧服务大范围应用,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游客安全和旅游秩序的同时,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可以预见的是,预约制、定制化将成为今后旅游消费的新常态。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将不再是唯一要求,让到访的游客在看美景的同时,安全游、安心游更加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环境、服务品质将对游客的旅游决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中国游客新的旅游安全观将逐渐形成。

  旅游业是促就业、拉动消费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逐渐回暖的旅游业,被各地寄予厚望。

  重启以来,多地旅游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4月中旬,贵州出台《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方案》,将“扩大文化旅游消费行动”放在第一位,通过免门票、发放多彩贵州消费券等措施,引导贵州人出游,拉动消费增长。“五一”期间,多个贵州景区当日预约人数满额。旅游业的高人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关联行业的消费增长。以清明小长假为例,数据显示,此期间,贵州旅游总收入42.8亿元,门票收入只占1310.55万元,剩余部分消费来自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关联行业。

  厦门市思明区委书记、鼓浪屿风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廖华生介绍,当地通过投放600万元消费券,直接带动的消费超过1.5亿元。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表示,“五一”期间,上海市旅游接待总人数707万人次,拉动消费95亿元。

  转到线上的旅游业正摸索一条新路。看直播,拟定自己的旅游计划,购买旅游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也催生了一系列旅游产品销售新方式。在旅游业强大的带动作用下,其他产品的线上销售也纷纷与旅游“联姻”,“书记代言”当地特产,成为今年网络销售的一大亮点。

  对于地方发展而言,旅游也被摆在重要位置。旅游大省云南正稳步推进文旅产业复苏,近日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智慧旅游、文旅数字化、新文旅IP等成为热词。

  “这几年,中国旅游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产品越来越丰富,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热爱旅游的单先生对记者表示,他每年都会安排两三次出游,已去过国内所有省份。除了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游客的变化让他感受更深。“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我所遇到的游客都更加理性、自主、文明。”

  近年来,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媒体的不断宣传,文明旅游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景区景点排队、保护环境、爱护文物等成为游客自觉遵守的规则,出国旅游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习惯等观念也得到普及。

  随着旅游活动的高频化,人们的旅游消费观也随之改变。“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正逐渐向深度游、文化游、定制游过渡,游客更加关注旅游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同时重视自己给旅游环境带来的影响。

  “过去,我会在意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如今,我更看重对一个地方的深入了解。”上海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在旅游活动中,她愿意为相关文化产品、体验活动买单。“这与我几年前的消费观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国内游主要为了看景、出国游主要为了购物。”过去的一个月,通过观看短视频和直播,张女士“云游”了国内许多地方,那些地方的风景、文化和人,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也购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想到我所出的一分力能够帮到当地人,我就觉得这样的旅游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旅游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旅游新闻:

  • 下一个旅游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旅游日设立十年 (08-26)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全年国内旅游收入达5万亿… (08-26)
    普通旅游新闻 两大重要指标双双腰斩旅游业何时复苏?四个趋… (08-26)
    普通旅游新闻 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旅… (08-26)
    普通旅游新闻 山东多措并举提振文旅消费 (08-26)
    普通旅游新闻 全国百余家旅行社齐聚七夕故里推介郧西文旅资…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清研智观 文旅资源普查云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将有…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文旅网_文化旅游综合门户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旅游资讯网 - 游遍天下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2023中国产业消费大调查|旅游:“外热”之下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民族博物馆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网·锦绣天府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文化和旅游…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文旅产业网创新互联网行业新平台发展 (08-25)
    普通旅游新闻 四川: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培训班举办 (08-24)
    普通旅游新闻 《2018“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名录》发布 (08-24)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国旅倾力打造“国旅在线” (08-24)
    普通旅游新闻 科技赋能 激发旅游业发展新动能 (08-24)
    普通旅游新闻 中国在线旅游消费达万亿元 “互联网+”让旅游…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