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国家主动与中国建交,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新中国的政权,是发动群众武装斗争的结果,军事人才有很多,善于从事秘密工作的人也很多,可在驻外使者这方面,一时间真的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果是纯粹的外交事宜,延安的外事小组成员,如果是在外交部工作,无论是从能力、语言上面,足以胜任,可是要是驻外大使,无论从年龄、资历、威望上面,就有所欠缺。
经过一番的讨论,最后主席拍板,总理点名从部队中挑选了一批驻外大使,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驻外大使,可都是将军级别的人物,保证了可靠性。
耿鹰,出任雅典大使,兼任驻丹麦、芬兰、挪威公使,原为华北野战军十九兵团参司令员兼参谋长。
姬鹏飞,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长,原为三野七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1950年2月10日,总理将他们安排在屏风时候,专门观看了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向主席递交国书的仪式,让他们认真的观摩学习。
主席风趣幽默的说道:将军大使好啊,一是你们出去,国家放心,你们不会跑掉。解放军一直都是培养干部的地方,所有从部队中将你们选出来,靠你们去实践,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外交队伍,我们也能学习到以前不懂的东西。
在外语方面,主席也鼓励到:有人怕不懂外语,怕搞不好外交工作,虽然我们同志中,会外语的的确很少,可是也不能不派大使啊,谁说不会外语,就当不好大使呢。
紧跟着,主席又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张骞不懂外语,可是他出使西域,非但没有辱使命,而且功绩卓越。
总理给做了最后的总结:外交授权有限,一定要经常向国内汇报,外交无小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方面新中国是武装斗争获取胜利的,将军充当大使,在国外很容易守在尊重和敬仰。另一个方面,作为高级将领,经过战争的洗礼,不管在战略上,还是凝聚力上,将军更具有优势。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其实就是一个“文斗”,因此大使必须要有大局观,要有明确的战略思维,很显然将军大使,在这两个方面优势很大,相信他们必定可以很好的弯沉使命。
总理考虑的更加全面,将军出身都崇尚武力,喜欢干动刀动枪的事情,而大使不同,必须儒雅有城府,动嘴动脑比较多。作为将军领导千军万马,而作为大使,手下只有很少的人。
总理作为外交的翘楚,亲自讲课,组织他们观看外国驻华大使递交国书仪式,请国内著名的专家,讲解国际法,外交史、外交文书、联合国宪章等等。
还邀请经常参加高层活动的人员,教他们外交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外交礼仪、西餐礼仪。不仅如此,总理还把夫人请出来,劝说这些将军的太太们,也参加课程培训,教他们外交知识、礼仪,教他们跳舞、化妆、穿旗袍、穿高跟鞋等等。
这一次的培训规模是空前绝后的,质量也是最高的,让这些将军、以及将军夫人们,快速的从思想上进行了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