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5万新生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
 泉州新闻网_福建省泉州市门户…
 厦门新闻网_福建厦门新闻_攻…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集中签约50…
 最高检发布新时代检察传播创…
 奔向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
 【科技强国有我】海报 2024中…
 大数据引领房产行业未来 “数…
 苏州启用“高新好屋”房产超…
 7500元㎡!西安1万套现房来了…
 中秋旅游将再迎小高峰 重庆居…
 全域旅游让“流量”变“留客…
 暑期旅游市场理性回归 县域乡…
 衡阳新闻头条:今日热点事件…
 新华社评出2023年国内十大新…
 今日新闻报道
 2024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
 瑞士vs意大利直播西班牙vs瑞…
 CCTV
 2020《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时政微观察丨为了“一泓清水…
 今日时事政治:2020国内时政…
 外界关注解放军2020:机械化…
 我国海军新装备25万吨核动力…
 中国即将服役的8款武器!随便…
 2024年5月4日公考时政常识摘…
 王旭明:信息化时代更应该关…
 今日直播4月22日教育的情调:…
 2024年9月5日国内时政热点汇…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筑新时代…
 进一步深化改革让科技创新源…
 佳力奇:公司于2022年与广东…
 行业价格战白热化、尚未盈利…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 解读…
 最新!人人必须懂房地产投资…
 购房小知识——这些小常识必…
 买房小白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
 2023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报…
 北方网 - 旅游频道
 2021年全国旅行社排名前十 2…
 时政新闻眼丨北京峰会迎宾日…
 读创财经晨汇|①深圳出大招…
 苦等13年准万亿之城终于“破…
 金价微跌!2024年9月4日各大…
 纳指涨超1%英伟达市值一夜大…
 国际金价最新行情趋势未来走…
 七十五正青春!今天把头条留…
 中国探火新消息!天问三号任…
 2024年8月31日国内时政热点汇…
 美元是怎么占领世界的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5万新生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9 13:21:43 | 【字体: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人工智能与教育资源的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

  新学期,北京市属公办高校近5万名大一新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的系统学习。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通过在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市教委积极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人工智能通识课“一校一品”的“AI+专业”特色品牌。高质量人工智能通识课如何产生?课程将对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可喜变化?课程的建设发展如何保障?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工作在北京市教委统筹领导下,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相关市属高校共同参与完成。

  课程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4个模块组成。第一、二模块课程由北邮人工智能课程团队精心制作,建设数字课程平台供市属高校分类选用;第三模块由清华、北大等在京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分专题制作“人工智能+”交叉应用专题课程,供各校自主选用;第四模块由各市属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具体实际,“一校一品”组织构建实践实训课程。

  北京市属高校数量众多,学生群体在专业背景、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何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精准对接各校特色与学生多样化需求?

  课程慕课部分精心设计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艺体版3个通用版本,同时也赋予学校高度自主权,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组装”课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内获得实质性的成长。

  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均选择了艺体版通用课程,设计为1学分,16学时;北京建筑大学结合学校专业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把校内相关课程中关于数制转换、逻辑思维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

  “人人都是作曲家”成为可能——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使用AI作曲,并对AI作曲和人类作曲家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讲解,对音乐版权等衍生问题开展教育。

  AI助力学生科学训练——在首都体育学院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虚拟教研室”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肌肉骨骼3D模型,模拟专项运动中肌群参与情况。

  AI应用场景提前看——北京联合大学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不同专业学生联系了4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与自身专业紧密相关的AI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

  “一校一品”的创新实践给北京市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办公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各校在AI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独特视角,更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的全方位学习桥梁。”

  如何让学生在未来专业学习中树立使用AI解决问题的意识?北京的答案是跨界融合。

  北京市教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面向全市高校征集了一批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案例课程,助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部属高校踊跃参加,共提供案例50余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与航天应用”课程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嫦娥软着陆避障、遥感对地观测等学生非常关注的热点技术背后的AI原理进行了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的“神农大模型——大模型主力农业智慧化发展”课程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算法和海量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让农民朋友真正感受科技带来的实惠。

  北京物资学院精心打造了“AI+智慧物流”课程案例,突出以AI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新质生产力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中的重要作用,生动有趣地展示了AI技术在智慧物流核心场景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这些案例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司法、医疗健康等24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展现了AI技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巨大潜力。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AI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怎样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帮助学生体验、感知和理解AI技术,辅助教师打造生动鲜活的课堂也是课程开发团队思考的问题。

  课程开发团队充分运用大模型、AI数字人、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为市属高校统一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实训环境。进入教学平台,男女两位形象逼真、表达生动的数字教师映入眼帘。数字教师可以随时解答相关疑难问题,并在课程视频学习中与学习者实时互动、自动出题、答题辅导,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

  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设理念,精心设计了演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等不同实验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以生动的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课程还配套提供了智能体开发工具辅助开展大模型相关的实训教学,具备AI绘图、文本生成、数据分析、智能体等多项功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复杂的大模型实训任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依托智能化的教学功能,课程可以灵活适配高校不同培养方案,并提供闯关式、自适应式两种学习模式。根据教学安排,教师可以通过逐步解锁课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基于知识图谱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进行自适应学习;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薄弱点,开展更全面的学习指导,让教学更精准。

  在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支撑是课程顺利上线的重要基石。

  课程组建了由鄂维南、戴琼海和郑志明3位院士领衔的“课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位专家为课程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在课程设计之初,专家们强调,课程设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理工类学生要体现高阶性和挑战性,艺体类学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正是基于专家的建议,课程组确定了按模块、分层次建设的设计理念。

  北京市教委成立了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打破时空界限,集合多方智慧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与研究,为教师提供一个跨校交流的平台,提升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任课教师刘强教授表示:“北京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教学视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为提升北京高等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北京市教委还面向课程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让各位教师深入理解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

  “课程团队在北邮校内多轮开课的基础上,面向市属高校开课,举全校之力会聚最优师资,历时3个月精心打磨课程,分层分类设计,希望能为市属高校广大师生提供满意的课程。”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负责人、教授马占宇说,“团队结合北京市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在现在使用的自编教材《人工智能导论》基础上,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系列教材,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北京在市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不仅是对教育创新的积极回应,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下,把握历史机遇、展现战略远见、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勇于创新,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北京市教委将对人工智能通识课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与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虚拟教研室将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教师们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持续创新与完善。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与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案例的范围和数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AI技术的应用。为激发学生兴趣与创新能力,市教委还将组织北京市人工智能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实践能力的舞台。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5万新生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 (09-09)
    普通教育新闻 2024年5月4日公考时政常识摘抄积累 (09-08)
    普通教育新闻 王旭明:信息化时代更应该关注教育的人文性、… (09-08)
    普通教育新闻 今日直播4月22日教育的情调:隐藏在生活体验中… (09-08)
    普通教育新闻 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09-07)
    普通教育新闻 江西省金融监管局开展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 (09-07)
    普通教育新闻 高顿教育:23年江西中级经济师证书领取方式介… (09-07)
    普通教育新闻 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09-06)
    普通教育新闻 共话教育未来杭州铭师堂承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09-06)
    普通教育新闻 安徽医科大学创新育人模式 “三个课堂”培育大… (09-06)
    普通教育新闻 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一:立德树… (09-04)
    普通教育新闻 澳门媒体人乌鲁木齐感受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09-04)
    普通教育新闻 提升教育水平走好师范强教之路 (09-04)
    普通教育新闻 人本教育道德观 (09-03)
    普通教育新闻 以仁爱之心立德树人(新论) (09-03)
    普通教育新闻 中国精英的自我养成之路 (09-03)
    普通教育新闻 马鞍山市教育局对秋季新学期安全教育作出部署 (09-02)
    普通教育新闻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国新… (09-02)
    普通教育新闻 展示新的变化 绘就“育人蓝图”——教育部相关… (09-02)
    普通教育新闻 以仁爱之心立德树人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