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教育行业变革之年,从双减政策的出台、民促法的实施到藤校带头取消标化,这一年多件国际化教育频“出圈”引发广大学生家长的关注。今天我们盘点了2021年国际化教育圈的一些大事件,哪几件唤起了你对2021年的记忆?
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这是一个对教育治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方向性文件。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重张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初心。“双减”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今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民促法》”)
因为涉及学前、义务教育段、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等多个办学层次,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从办学主体、通过资本运作控制非营利性学校进行获利的行为、关联交易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也让不少民办教育人士直言,“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从民办义务教育办学主体的规范,到民办义务教育数量占比的调减。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暂停审批,到各地“公参民”学校的陆续清退,再到上市教育公司的股价暴跌。民办教育办学格局的深层调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次第展开。
根据11月发布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生31.7万,同比上年下降了14.8%,但中国留学生人数占在美国际生总数的比例仍达到了34.7%,甚至比去年还有略微的提升。考虑到赴美国际留学生总量也下降了15%,显然影响是整体的,不仅仅是中国。
根据英国政府《英国学生签证统计报告》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9月的一年中,英国向大陆公民发放学生签证数量13.5万,比疫情前增长了13%,占英国发放学生签证总量的32%。
显然,受疫情与美国遏制中国战略影响,出国留学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在强劲的需求驱动下,出国留学的大势并未改变。
《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民办学校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国际’‘全球’等字样”的要求,部分学校应政策要求而进行改名。
2021年河南洛阳集中更名了一批国际化学校,其中“河南枫叶国际学校”更名为“洛阳枫叶双语学校”、“洛阳欧亚国际学校”更名为“洛阳欧亚学校”。另外,“洛阳国际学校国际部”更名为“洛阳国际学校融合部”,将原名称中的“国际部”改为“融合部”。
同期,深圳蛇口国际学校(SIS外籍)正式更名为深圳市蛇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深圳市南山国际学校(ISNS外籍)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国际部正式更名为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观澜湖国际学校正式更名为柏朗思观澜湖学校;
2021年10月31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海国际学校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北海市海城区教育局批准,本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海国际学校”自即日起更名为“北海市海城区民附学校”。
11月,广州黄埔区教育局陆续公布了辖区内的黄埔区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广州开发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州市黄埔广附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玉岩天健实验学校等6所民办学校更名批复。
12月,广州白云区12所民办学校更名,例如“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学校”的办学名称变更为“广州市白云区云英实验学校”;“广州白云广附实验学校”的办学名称变更为“广州市白云区金广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实验学校”的办学名称变更为“广州市白云区桃园小学”等等,学校办学地址、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办学范围保持不变。
从8月20日起,宿迁市洋河中加学校的家长们陆续接到学校通知,学校将停止办学,已就读的学生将进行分流,此时距离开学还有不到半个月。
洋河中加学校是宿迁市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型国际化学校,也是中加教育集团在江苏省落地举办的第一所联盟校。2020年9月,洋河中加学校正式开学,加上今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及各年级插班生,学校现有学生约400多人。
两天后,宿迁市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发布通告称,已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介入处置。据了解,由于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当地各主管部门和洋河中加学校正在对400多名学生进行分流,解决学生就读问题和退费问题。
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许可公告,同意北京小天使美语幼儿园终止办学,并要求园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相关规定,将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交回至市教委,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北京小天使美语幼儿园成立于1999年,是经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注册的北京市首家中美合作办学幼儿园。2000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
2021年11月,英国顶尖私校威斯敏斯特公学突然宣布,其在海外授权的唯一一所学校——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以下简称“成都威敏”)已经结束运营。
威斯敏斯特学校不仅撤单成都,而且暂时不再考虑在中国进行branding + consultancy的合作模式。
Mark Batten表示全球疫情的大流行、中国教育政策的近期变化和香港合作方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导致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校退出中国。
因无法通过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举办国际高中课程,海南省海口哈罗学校(下称海口哈罗)九年级学生,必须通过参加中考后才能升入本校高中部。
海口哈罗旗下包括哈罗礼德学校、哈罗国际学校和哈罗小狮三所学校。哈罗礼德学校为民办学校,招生不限国籍,哈罗国际学校针对外籍人员子女,哈罗小狮为幼儿园,同样不限国籍,学位数共约1800名。主要提供英国国家课程、IGCSE、A-levels等课程。
据海南省政府近日出台的《海南省“十四五”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规划》显示,到2025年,将引进建设国际高中、国际幼儿园15所左右,引进3所以上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创建“留学海南”品牌,力争国际留学生达到1万人以上,国际教育消费回流5万人以上。
疫情爆发以来,SAT考试一停再停,众多大学相继发表申明,不再要求提交SAT2 成绩,继而彻底取消标化成绩。
今年初,康奈尔、哥大相继表态,2021-2022申请季,标化考试可选政策延期一年!
标化可选顺利实施后,招生和学生质量并未受到影响,想必众多高校已经尝到标化可选的甜头,未来标化可选是否会成为常态,尚未可知。
12月14日,北京大学官网“校内公告”栏中发布了《关于王铮免职的通知》。发布单位为党委组织部。
通知非常简短,全文只有一句话:“附属中学:学校研究决定,免去王铮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职务。”落款为北京大学,时间为2021年12月9日。
12月7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名校学生出国深造是否会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时指出要全面理解留学政策。“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魏士强表示,要放宽视野来看待名校学生留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