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的爱好者,我有幸参加了8月30日wineapp主办,举办在兴国宾馆的2025中国制造品鉴会。在这场完全专注于中国葡萄酒的活动中,我不仅品尝到了令人惊喜的酒款,更加期待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生机与未来。
此次品鉴会的规模令人印象深刻:65家(以上)中国酒庄齐聚一堂,带来900余瓶国产佳酿,吸引了超1000人次参与。从上午11点到下午6点,每个展位前都人头攒动,这种盛况在几年前的中国葡萄酒专场活动中是很难想象的。
当天,主办方精心准备的四场大师班场场爆满,分别是中国名庄天塞大师班、贺兰山酒庄金奖标杆系列垂直品鉴、探索瓏岱风土大师班、敖云佳酿大师班,这四场每场分别45分钟的课程让人意犹未尽。我参加了其中2场,分别是敖云佳酿大师班和贺兰山酒庄金奖标杆系列垂直品鉴。现场由非常专业的讲师团队及酒庄代表分享、品鉴及答疑解惑,从风土表达谈到酿造工艺,整场大师班精彩纷呈,讲师直呼时间太短,同时现场参与大师班的人员提问的专业程度也非常高,展示出了中国葡萄酒爱好者群体的成熟与专业。
主会场的品鉴环节中,一些酒庄带来的“隐藏酒款”成为意外惊喜。这些未列入品鉴手册的酒款往往是酒庄的实验性产品或小批量生产,却最能体现酿酒师的创新精神。我品尝了几款来自宁夏、新疆和云南产区的葡萄酒,它们的复杂度和平衡感令人惊讶,完全不输一些国际知名产区的产品。
大师班分会场上讲的和听的双向奔赴,主会场上也少不了许多动人场景:资深爱好者一边品鉴一边认真记录品鉴笔记;外国友人惊讶于中国葡萄酒的品质;酿酒师们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相互交流、品鉴同行产品;一些第一次到上海来参展的酒商更是被上海群众的热情所震撼……这种专业而温暖、火爆的现场氛围,在酒香中弥漫!
本次展会从参与酒庄来看,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主要产区:从东部的山东半岛到西部的新疆、云南,从北部的贺兰山到南部的香格里拉。地域多样性带来了风味的丰富性,各具特色的风土表达正在成为中国葡萄酒的独特优势。
当然,中国葡萄酒仍有长路要走。一些酒款在复杂度与陈年潜力上还有提升空间,产区的典型风格仍在探索中。但令人鼓舞的是,酿酒师们显然更加理解自己的风土,不再简单模仿国际风格,而是开始寻找中国葡萄酒的独特表达。
这次品鉴会成功的不只是展示了多少中国制造的好酒,而是构建了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专家与爱好者之间直接对话的平台。这种交流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让酿酒师直接获得市场反馈,也让消费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葡萄酒的独特价值。
离场时,我看到几乎每瓶酒都被品鉴一空,这无疑是对组织方wine app和参展酒庄最好的肯定。中国葡萄酒仍处于发展阶段,今天的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忠实受众和独特个性。
这场盛会让我确信,中国葡萄酒不再只是国际葡萄酒版图中的追随者,而是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对于真正热爱葡萄酒的人来说,关注中国葡萄酒的发展不再只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美妙味觉探险。期待明年的中国制造品鉴会,经过一年的沉淀必将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与亲临参与!
第三届“中国制造”圆满完成,本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酒庄代表。不少人都是赶在采收季的间隙抽身前来。有些酿酒师常年在偏僻的酒庄工作,少有机会品尝到同行的作品。这次展会正好是一个窗口,大家一边交流,一边品鉴,彼此启发。
中国葡萄酒的圈子也许不大,但正因为这群人的存在,它正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暖和。
感谢每一家中国酒庄&品牌的支持与信任,带来让人惊喜与赞叹的国产佳酿,分享有关国产酒的前沿信息与动态,是你们的坚守与专业,奠定了“中国制造”酒展的基石。
感谢每一位到场莅临的爱好者们,在国产葡萄酒的发展初期给予如此多的关注与热情,你们旺盛的好奇心让现场活力满满,每一口品鉴每一个问题,都是对酒庄最大的鼓励。
wineapp仿若是一座葡萄酒“城堡”,由两个有温度的创始人——David & Yuena因为共同的爱好和信仰,一个积木一个积木的拼凑建造而成。
在wineapp,每一瓶美酒佳酿都是精挑细选,打开任意一瓶,都能即刻开启唇齿之间的馥郁芬芳之旅。
【本次发布由平行天下新媒体发布,文/品牌方&平行天下,图/wine app提供。关于平行天下新媒体平台:长三角百万车友、中国旅游热线联盟、聚力(中国)文旅联盟、领航旅游业联盟、凌海国旅等全域旅游业代表自己的媒体发布平台,欢迎大家约稿,发布信息。平行天下新媒体平台下有今日头条、网易、搜狐、新浪看点、一点资讯、腾讯天天快报、凤凰网大风号、北京时间、UC云观、号外发布、携程、马蜂窝等10多个自媒体平台。平台创始人桑北平是全国旅游达人奖获得者;曾因沪明两地旅游所作的贡献,获三明市政府颁发的三明市荣誉市民证;20年酒龄的葡萄酒爱好者;长三角多家旅游目的地的文旅推介官;多个平台签约自媒体人;新浪特约旅游达人;平行天下全域旅游业联盟发起人;平行天下自驾游俱乐部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