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北京基金业协会通过与各行业的践行者对话,聚焦未来产业、未来新产品,让未来逐渐照进现实。
近期,炎黄国芯董事长郭虎做客《未来的100个好消息》,与北京基金业协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靳苗分享了其芯片产品的实际应用突破,包括如何帮助核工业解决AI时代能源问题。
靳苗:来自未来的100个好消息,我们将用100朵小红花送给创造未来的人。今天我们将送给炎黄国芯的郭总。郭总,听说您这儿有一个好消息,我们在融资方面有一个非常大的进展,是吗?郭虎:是的,一朵小红花可能不够用,我今天有三个好消息,不知道可不可以给我三朵?靳苗:好,我们送您三朵。郭虎:三生万物。我们确实好消息比较多。第一个对外其实还没有公布,我们B+轮的融资正在交割,预计在3月底能够全部交割完。另外一个是我们的产品也应用到了核工业,包括国家电网,这两个我们之前没有涉足的领域。还有一个是在去年年底,我们收购了一个厦门的团队,每年的收入在5000万左右,对我们整体的产业链,包括对我们整体的团队有了很强的补足。
靳苗:那方便透露一下吗?B+轮融资机构看中的是炎黄国芯哪一方面?郭虎:我觉得主要看中的点,一是我们之前每年的承诺都是兑现的,另外一个是我们目前的这个战略打法,就是军民融合,从特种领域再去拓展到民用领域,从航天军工拓展到核工业、电网、汽车这些领域,是比较稀缺的。像军工装备类的领域是一个慢工期出细活的地方,它不仅需要对工艺的熟悉,还需要工程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还有一点,我们自身的盈利水平在逐步提高,去年收入增长的速度,还没有利润增长的速度快。
靳苗:在技术应用的实际场景中,今年我们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郭虎:从去年开始,我们的产品已经应用到核工业领域,而这恰恰与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发展密切相关。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解决能源问题,而目前全球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是可控核聚变。我们的技术正是应用于这一领域。可控核聚变的能量转化效率极高,理论上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能源,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能源困境,而能源的突破也将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深远变革。
靳苗:在这一领域的实践过程中,您认为存在哪些痛点和挑战?未来我们应重点攻克哪些关键问题?郭虎:芯片是一个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一个产业,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国际企业的研发投入往往以万计的工程师团队和上千亿级别的资金规模。尽管挑战巨大,但我们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去年年底,华春莹副外长首次宣布,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即芯片出口)首次突破万亿人民币。这是大家觉得比较惊喜,也比较有信心的一个地方。因为过去我们长期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高达数千亿美元。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不仅缩小了这一差距,甚至实现了从大量进口到大规模出口的跨越式发展,让大家信心倍增。
靳苗:您认为这项技术真正落地并广泛应用于生活场景,大概还需要多久?郭虎:我觉得会很快。首先,许多生活中的核心技术,最初都是从航天和军工领域转化而来的。其次,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安全性问题始终悬而未决。然而,随着去年第三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这一关键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再者,我们应该相信技术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就像《三体》里所描述的那样,科技进步并非匀速前进,而是会在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发生“技术爆炸”。类似于当前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未来它到了某个节点随时有可能会爆发,随时有可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编者按】《未来的100个好消息》是由北京基金业协会策划出品的短视频栏目。继全国首档聚焦“未来可持续投资”的视频栏目《描绘未来》之后,它再次以创新的形式为观众带来前沿视角,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栏目将呈现新兴产业趋势,比如AI、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