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合肥市的发展脚步依然没有停下。今年,合肥市结合群众需求,推出了“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等多个特色项目,安排投入55亿元财政资金,落实50项民生实事。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政府的决心,更直接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截至今年11月底,合肥市10大类民生实事中,39项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剩下的11项也在加紧收尾。听到这里,或许你会想:这些民生实事到底涉及哪些方面呢?
先来说说就业。合肥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20.92万,完成率高达121.6%。为了鼓励毕业生求职创业,政府还推出了求职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1500元的标准发放。听起来是不是很给力?
此外,合肥还实施了“放心家政行动”,今年培训了4.27万名家政服务人员,新增家政服务人员达1.69万,完成率也是超过百%。这一切无不表明,合肥在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市民就业方面不断发力。
教育方面,合肥市的“安心托幼”行动也在稳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断提升,今年新增加托位1.35万,达到130.1%的完成率。更令人欣慰的是,市里的福利政策也渐渐延伸到了特殊群体,824名困难学生获得了资助,相应的完成率高达176%。
卫生健康同样受到重视。合肥持续扩大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实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覆盖适龄儿童的比例超过了任务要求。这不仅是在为孩子们的健康护航,更是在为家庭的未来保驾护航。合肥在出生缺陷防治、妇女两癌筛查等方面的行动,更是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切实的安全感与关怀。
交通建设方面,合肥的措施也是个个贴心。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累计完成114.519公里,城市新增停车泊位11.19万个,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顺畅。此外,合肥还积极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公用充电桩达5527个,这无疑为电动汽车的车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走进合肥,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市里的文化惠民工程和“15分钟阅读圈”建设目前已完成69个公共文化空间,并且成功开展了1198场送戏进万村活动。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更为重要的是,合肥在安定、保障等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努力。市里针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近几年,合肥在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诉量逐年下降,让广大市民的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合肥市的努力无疑是值得赞赏的。通过推进民生实事的落实,政府不仅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幸福感的提升,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在合肥,大家都有理由充满信心与期待,毕竟这些关乎生活的“小事”,每一步都在让我们的日子变得更好。无论是就业、教育还是卫生健康,这些努力的背后,都是为了让每一位合肥市民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