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改造一个网点相同的成本,来建设一套体验好、场景丰富、安全可信的超级APP,那么,由此带来的良好的客户覆盖和触达能力,将是物理网点远远无法比拟的。
而如果能够打造成功的生态圈,则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挽留客户、改善交叉销售、降低获客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而且还能吸引新客户、带来新的非银收入……所有这些,将有望推动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
正是基于对金融科技赋能银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银行走上了数字转型之路,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开展数字化布局,以期找寻能够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制胜的秘诀。
但,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我们跟随银行探索的脚步,在不断提速的创新实践中寻找每一个充满个性的答案。
“平时刷卡积攒的积分就怕过期,自从下载了‘好兴动’APP,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积分消费,太方便了。”用了多年兴业信用卡的张先生现在时不时就会点开兴业银行“好兴动”APP。
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好兴动”APP之所以让大家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它通过融合信用卡账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零售生活O2O优惠、积分商城、分期商城等交易场景内容,打造了一个移动金融服务的新生态,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从而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好兴动”APP只是兴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做深、做透客户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业银行“跳出银行做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重点推进“安全银行、流程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建设,特别是加快开放平台和场景建设,构建互联网服务“新生态”,服务触点从金融到生活场景不断延伸。
应该说,在传统银行广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当下,各家银行纷纷转而布局生态圈战略。那么,兴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生态圈”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手机银行APP是数字化时代银行的门户,但以往单一的金融服务、割裂的体验不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如何将服务、经营、转化嵌入业务流程,使之在实用性和便利性两方面的体验均大大提升,成为兴业银行近年来创新的突破口。
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该行通过手机银行APP开设“多元金融”专区,依托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为客户在手机端打造一站式集团网络金融门户。客户登录“多元金融”专区,系统即可统一识别客户身份信息,轻松享受集银行、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研究咨询等为一体的全功能金融服务。
在生活场景应用方面,兴业银行“好兴动”APP深度洞察用户痛点,紧跟消费趋势,覆盖用户吃、喝、玩、乐、购等生活消费需求,为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除了饭票电影票,“好兴动”APP还提供办卡、查账、还款、借贷、商城、旅游等一系列功能,全面衔接生活、消费与金融,深得用户青睐。截至2018年年末,“好兴动”APP绑卡用户超330万人,较年初增长10倍,活户率超过90%。
目前,兴业银行已建成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于一体的一站式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为超过3000万客户提供全天候、便利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年交易笔数超13亿笔,交易金额超万亿元,网络金融柜面替代率达97.08%。
在对公服务的B端,兴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同样不遗余力。针对小微企业主对于“借助手机随时随地便捷支付结算”的对公移动新生态的强烈需求,该行创新推出的“兴业管家”,可谓是对公移动支付的一大利器。
兴业管家以小微企业这一金融服务的“长尾”客群为切入点,实现对公小微客户随时随地完成单位内部事务审批、即时通讯、转账汇款、账户管理及其他各种银行服务,财务人员无须频繁往来于单位银行间,企业财务主管可实时授权、管理公司银行账户,降低企业银行营运管理成本,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真正意义上“将对公支付业务的全流程都搬到了手机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针对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更宜进行权益融资等特点,兴业管家又上线“芝麻开花·兴投资”投融资线上对接交流服务平台,助力广大优质科创企业与全国各类VC/PE机构实现精准高效对接,企业一旦入驻,兴业银行可同步提供“开户、结算、理财、信贷”等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平台成功引入投资的融资人,兴业银行集团将优先跟投跟贷,获得了科创企业和专业机构投资人的广泛认可。
此外,兴业银行积极推广智慧城市场景服务新模式,在满足各类机构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为居民的医疗、教育、出游等提供了便利高效服务。截至2018年年末,智慧医疗签约医院客户499户,上线户,上线客户中,三级以上医院占比40%;智慧旅游已与国内373个旅游景区、1681家涉旅企业达成合作,服务消费者超过7300万人次;智慧交通上线万人次。
2018年9月,兴业银行某支行接到客户李女士的反馈:无法通过手机银行对某个账户进行跨行转账。后经兴业银行排查确认,不仅目标账户列于风控系统黑名单中,而且李女士先前接到的电话实际上是诈骗电话。
安全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更是银行安身立命之本。而上述案例只是兴业银行成功防范风险、帮助客户避免经济损失众多案例中的一个。该行工作人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坚固防线的背后,是该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时风险监控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系统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风控体系建设中的探索与应用,已覆盖21个主要业务系统的86个业务场景,监控网络金融业务交易总笔数超十亿笔,有效防控了包括虚假批量注册和登录、盗卡支付转账、洗钱等在内的各类风险,阻断高风险业务58.7万笔、涉及资金5.2亿元,有效地守护了客户的“钱袋子”。
在兴业银行,如今有句话深入人心:安全也是生产力。采访中《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由于风险降低,该行客户账户后端支付通道限额得到大幅提升,资金量增长了8倍。
“目前,兴业银行已将安全基因融入信息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和银行工作的各方面,全面提升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安全防护能力。”据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安全运营能力建设,目前已形成4地7机房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主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兼顾灾备需要与业务系统的分布式部署,形成了大规模、低成本、可信度高的运营支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