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泽连斯基的一句话让全世界炸开了锅:“乌克兰全体人民终于解脱了。” 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一震——真的尘埃落定了?可看看乌克兰现在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解脱”,倒更像一场停不下来的悲剧。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解脱”到底是谁的解脱?是逃到国外的年轻人,还是留在国内扛枪的老人?是政客们的政绩,还是老百姓的劫难?
泽连斯基政府有个“神操作”:允许22岁以下的年轻人出国,美其名曰“战略性人才储备”。听着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孩子们,快跑!”
为啥是22岁?这数字背后全是算计。22岁能跑,25岁才需要服兵役,中间正好空出三年。巧了,国际机构早就预测,这场仗至少还得打三年。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年轻人:“国家护不住你们,自己出去躲躲,等仗打完了再说?”
这哪是“人才储备”?分明是把国家的未来丢给了命运。跑出去的年轻人在柏林洗盘子、在巴黎送外卖,留在国内的要么扛枪,要么躲防空洞。一个国家,连保护自己孩子的本事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解脱”?
乌军最近发了新动员令:每月要3万新兵。打了三年仗,能打的人早就打光了,现在只能把主意打到老人头上。以前征兵好歹还卡年龄,27岁、25岁,现在直接降到“60岁以上身体健康者”——合着只要还能喘气,就得去扛枪?
有个段子在乌克兰火了:军官对着一群老头喊:“你孙子已经盖着国旗回来了,现在该你替他报仇!” 听着热血沸腾,实际上呢?爷爷和孙子在同一个战壕里趴着,这不是保卫家园,这是把整个民族往绝路上逼。
更讽刺的是,黑市上的“免役证明”已经炒到1万美元一张。有钱人花1万刀就能保命,穷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60岁的老爹被拉上战场。有的老百姓忍无可忍,直接肉身拦征兵车;有的大学生为了逃兵役,从楼上跳下去摔断了腿——宁肯残疾,也不想死在战场上。
多半民众喊着要停战,不少人支持“土地换和平”,泽连斯基的支持率暴跌。可政客们不管这些,反正死的不是他们的爹。一个军官在电视上喊:“为了国家,牺牲是光荣的!” 底下老百姓回怼:“凭啥你的孩子在伦敦留学,我的孩子就得在顿巴斯挨炮?”
第一块是“润出去的乌克兰”:22岁以下的幸运儿,揣着留学签证在欧盟当二等公民,反正只要不回国,啥都好说。
第二块是“等死的乌克兰”:23岁到60岁的中青年人,要么躲在地下室怕被征兵,要么花钱买免役证明苟延残喘。
第三块是“送死的乌克兰”:60岁以上的老头,被拉去上战场,死了连抚恤金都未必能拿到。
阶级鸿沟在炮火里暴露得明明白白。富人的孩子在柏林读大学,平民的孩子在生日聚会上被直接拉走当兵。
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仗再打下去,乌克兰就没人了。2023年新生儿跌破20万,死亡人数超过50万,生育率0.98——平均一个女人生不出一个孩子。联合国说,到2030年,乌克兰连种地的人都凑不齐。
欧盟倒是“好心”,把难民保护身份延到2027年——潜台词就是:你们也别想着回去了,就在这儿当廉价劳动力吧。400万难民里,25岁以下男性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女人孩子。等仗打完了,谁来重建国家?靠在国外洗盘子的年轻人,还是在战场上送死的老头?
前段时间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密谈,握手照片一出来,乌克兰人心里就凉了半截——人家根本没带你玩。白宫冷冰冰地说“没邀请乌方”,五角大楼直接放话:“再不听话就断援助! ” 北约忙着分蛋糕,波兰突然关了边境,连德国法国都开始打退堂鼓。
俄罗斯那边开出停火条件:承认克里米亚是我的,永远不准加入北约,把所有武器都交出来。这哪是停火?分明是让乌克兰跪着投降。泽连斯基没办法,只能启动“国家应急预案”——说白了就是:能用的人全拉去打仗,能用的钱全拿去买武器,能不能活下来,听天由命。
日内瓦最近出了个报告:不少乌克兰难民说“打死不回国”,许多人已经把户口迁到了国外。以前乌克兰是“欧洲粮仓”,现在呢?黑土地上全是弹坑,粮仓变成了坟场。年轻人在国外当苦力,孩子在防空洞里学ABC,老人在战场上给孙子收尸——这就是所谓的“解脱”?
有个细节特别戳心:一个逃到国外的年轻人,随身带着一小袋黑土。他说:“万一以后回不去了,至少还有一把家乡的土。” 可千里之外,他60岁的爷爷正趴在战壕里,冻僵的手里攥着他的照片,另一只手扣着扳机——爷爷可能不知道,孙子早就不想回来了。
现在的乌克兰,已经不是“领土之争”了,而是“灵魂之争”。战火把记忆烧光了,田野上立满了纪念碑,年轻人不想回国,老人死在战场,孩子不知道祖国长啥样。泽连斯基说“全体人民终于解脱了”,可解脱的是谁?是那些在战场上被打死的人,还是在国外苟活的人?
或许,对乌克兰来说,真正的“尘埃落定”,是当最后一个记得祖国的人死去,当黑土变成博物馆里的标本,当“乌克兰”三个字只存在于历史课本里。到那时候,可能真的“解脱”了——毕竟,连痛苦的资格都没有了。
只是可惜了那片黑土地,曾经养活着全世界,现在却养不活自己的人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