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历经九次发掘,3具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相继问世。
➢1989年5月18日,文物普查队员发现了第1具(1号)古人类头骨化石。
➢1990年6月15日,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
➢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套地层再次发现第3具(3号)古人类头骨化石。
以“郧县人”为核心,方圆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先后发现1万年到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达100多处。因此,郧阳被古人类学家高星先生誉为“世界人类演化圣地”。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填补了人类演化链条中从元谋人到蓝田人、北京人之间100万年节点的缺憾,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郧县人”于1990年首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登上美国《Discovery》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
⭐2022年11月,再次登上英国《Nature》杂志;12月,被评为“2022年度国际十大考古新闻”、“2022年文博行业十大热点事件”。
⭐2023年2月,“郧县人”3号荣获“2022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3月,“郧县人”3号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8月,“郧县人”被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编入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9月,“郧县人”亮相央视开学第一课。
2022年12月,“中国湖北发现100万年前郧县人头骨化石”入选2022国际十大考古新闻。
2023年7月18日,“暑期第一课”研学团队走进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
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悉,“郧县人”陆续写入教科书,让更多学生通过课本了解到“郧县人”对于中国历史及东方人类演化的深远意义,知晓“郧阳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的实证地”的历史地位。新版内容反映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成果和郧阳贡献,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生动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