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自荐参评作品公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10 10:42:16 | 【字体:小 大】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作品《陕西宝鸡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涉嫌造假 十多所学校潜藏安全隐患(3集)》,于2022年3月14日、15日、25日在中国之声播发,拟由管永超自荐报送参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现将该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10日至2023年5月16日。
2022年3月,中国之声收到独家线索,多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多县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泛滥,1000多份假报告涉及学校、体育馆、医院、居民住宅等场所,埋下严重安全隐患。记者赶往当地展开调查,从当事人处拿到关键证据,并以法院判例为基础,全方位展现了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印章、签字等手段,对多个建筑工程出具假报告。即便是多名犯罪分子已被刑事判决,假报告背后存在的建筑安全隐患也并未消除。这组报道并未止于把揭开问题的盖子,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工程质量安全大于天,检测报告造假,从源头上积累的隐患,危害甚大。这组报道触碰了工程质量领域的行业顽疾,并通过多方求证和大量案例,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行业监管面临的困境,探讨行业治理的对策建议,引起住建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住建部对此事件挂牌督办,并以此案例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治理。
这组报道播出后,陕西省委、省政府立即行动,陕西省住建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同时,宝鸡市委、市政府也成立联合调查组,市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排查2010年以来的建筑工程,事件中涉及的153个建筑工程进行了重新检测,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工程质量监管的制度设计正在逐步完善中。
这组报道播出后,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转载报道并跟进评论,如《人民日报》刊发评论《人民来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岂容造假胡来!》,《中国青年报》刊发评论《千余工程质检报告造假 岂能拿公众安全开玩笑》,《工人日报》刊发评论《拿什么守护工程质检报告的“质”》等。这组报道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利益,考虑其播出后带来的社会影响,报道从采写到播出,自始至终更加突出建设性,着重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彰显了舆论监督报道的正向社会价值,促进了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作品《陕西宝鸡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涉嫌造假 十多所学校潜藏安全隐患 (3集)》,于2022年3月14日、15日、25日在中国之声播发,拟由管永超自荐报送参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现将该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10日至2023年5月16日。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