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局座召中”已经沉寂很久了,但是,如果说在军事节目网红中张召忠能排第二,那么至今没有人敢排第一。
他丰富的履历、多产的著作、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化繁为简的能力,在互联网上几乎无人能及。
但是,你知道吗,在二战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位超级军事“网红”,他的种种表现甚至让张召忠也望尘莫及。
在第一次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结识蒋介石,蒋介石学习差,只能到预备学校学习,而杨杰学习优秀正式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蒋介石尊称其为学兄。
第二次作为滇军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监督。为了能够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心甘情愿放弃中将军衔,以中校身份报考。期间因学习成绩斐然(毕业时全班第一名),被日本天皇测量其头部,赞其“天庭饱满、地库方圆,异于常人”,甚到日本军界钦佩和尊重,称其为战略、战术家,毕业时一再挽留许以厚待。学习期间,到访日本陆军大学的法国著名军事家霞飞元帅,基于杨杰在演习中表现优异,当即称赞“此人将来必成东亚杰出的军事人才。”
护国战争时荣获陆军中将(彼时,朱德、李宗仁仅为校级军官),北伐时战功卓著、中原大战时令敌胆丧,成为蒋介石最为看中的左膀右臂。
长城抗战时令日军敬畏,后因蒋介石不采纳其作战计划愤而辞职,不得已蒋介石让其率军事代表团到欧洲考察。
墨索里尼因敬佩杨杰渊博的知识和才华,把自己多年来随身用的一根马鞭送给杨杰,以作纪念。
访英国时识破英军伪造的国防计划,令其国防大臣惊讶,赞杨杰为“军学泰斗”并赠送一辆小汽车。
整个行程得到多国元首和军事家们的好评,从此他的外交才能也和军事才能闻名于世。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杨杰被蒋介石委任为驻苏联大使,为中国争取到了很多急需的军用物资和贷款。1940年,因国际国内掀起了高潮,蒋介石免去了坚决主张联共抗日、中苏亲善的杨杰驻苏大使职务。
抗战期间,杨杰用笔杆和嘴巴,唤起了人们奋起抵抗日本侵略,收复失地的信心。
杨杰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内容多半是对抗日战争的见解,国际形势的分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观测及剖析,并科学地预见战争结局是人民的胜利,法西斯主义者必败。
1941年7月苏、德战争开始后第三周,杨杰应邀到设在重庆的复旦大学文摘社发表谈话。
在谈话中,杨杰指出希特勒初上台时,德国就地理形势上说,是处于西与英法、东与苏波、南与南欧及巴尔干诸国三面作战的地位,这与德国极为不利,必须只有一面作战才行,否则就会陷入困境。所以欧战初期,希特勒一方面与英、法友善麻痹它俩,一方面对苏联挑衅让英法放心,一方面与奥地利和意大利沟通获取支持。最先却从最弱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开刀,然后进攻波兰,尝到甜头后,突袭法国,与英法开战,并击败英法,战争极为顺利。但是,德国之后与苏联开战,这就犯了兵家大忌,陷入两面作战。
杨杰说,苏联的后备力量及战争潜力巨大,又是本土作战,一定可以阻止德国纳粹的进攻,德国必然失败。他甚至判断“将来或在某地予德以决定的打击,万一在某一战线上作一长期对峙,则将来要看苏、英、美及各小国自身之挣扎而定,这种力量若能伸张,则1918年的战争结果可以重演,希特勒或至自杀,而德国民族仍然存在”。后来,德国遵循杨杰的判断,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战败投降,希特勒自杀,无不一一应验。这简直是神一般的预言,何况他这一分析是发生在德国进攻苏联势如破竹之际。
1942年,日寇在孟加拉湾东之安大曼群岛登陆,魔爪已进窥印度门户。《新华日报》记者走访了杨杰,杨杰对世界大势作了透彻分析。
杨杰认为,目前战场分为欧洲、海洋(太平洋战争)、中国三个主战争,另外北非是一个支战场。哪个战争最重要,就先解决哪个战场。而目前形势来看,欧洲战场最重要,因为这一战场上美、英、苏有共同利益点,更容易合作。他同时判断在当年,希特勒攻取莫斯科仍是战略中心,渡海进攻英国及高加索的可能性很小。后来,德国果真全力押宝于攻占苏联,仅对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突袭。
在分析日军时,杨杰说日本西进,扩大海洋战场的可能性更大,北进夹击苏联的可能性极小。因为苏联远东军事力量强大,空军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它不可能再因发动攻苏而把大军陷入和中国一样的泥沼中。看到了吧,这几年,很多传媒忙于制作中国特工截取日本选择南下情报的影视,并把它作为重大的历史事件题材宣扬。他们不曾想到,早在80年前,杨杰就凭一己之力做出了精准判断,何劳那么多的“特工”前赴后继!
同时,杨杰断言,在未来的大战中,新战术和新武器一定会出现。他慎重指出,“击败希特勒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必须要英美和苏联密切合作,整个消灭德国要作出两年的打算。”事后证明无论是海空一体战新战法的出现,核武器这个新式武器的横空现世,三年后德国的投降,都应验了杨杰1942年时期的判断。
杨杰还在《大公报》发表题为《世界战争形势与发展》,他认为美国要反攻日本,便首先得夺回失去的根据地,从印缅向东构建一个侧面半圆形,以庞大的陆海空向日本采取攻势。
中国战场,反侵略战线必须有中苏的联合,来打击轴心国,加再加美英的援助,始能发生改变性的力量。
苏联方面来看,苏联的工业分为六区,一区、乌克兰及第聂伯河、顿内次河流域,二区、莫斯科区,三区、列宁格勒区、四区、乌拉尔区,五区、西伯利亚区,六区、伏尔加河流域区。目前前三区的工业已全毁,只剩后三区,加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内迁的百分之十五,总工业力量还剩余百分之六十五。而观之德国有一大部分军火生产原料取于欧洲以外的地方,战前存储品最多能够支撑3年。在这次大战中,精神与物质各占百分之五十,在精神方面,苏联是百分之百,德国只占百分之六十,只要苏联能够顶得住,就算成功了。而美国的工业,到目前还没有完全军事化。所以,战争初期,同盟国家是吃亏的,只要各战场能继续作战下去,轴心集团必然要崩溃。这完全是科学又精准的分析和预见!
1944年8月7日,杨杰在军事学校夏令营对学员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观测》。他说,欧洲战场当下已经到了决定的阶段,由于美、苏、英包围作战,希特勒在政治处境上内不和军,外则四面楚歌,经济战、文化战、心理战又将告失败,可以说欧洲结束之期不远了。另外,大战与小战不同,凡是同旨国家命运的总体战,如果交战国的一方面信心失去,则战局形势的逆转是垂直的加速降落,可以说每分钟都有结束的可能。并判断,欧战结束期,当在今年迟至明年春夏之交。
他同时断言,苏联会出兵打击日本,因为德黑兰会议上苏联与各国都有协定,建立永久和平并根除法西斯侵略,再者美、英、苏之间虽有利害不同,但绝非不能相容。且美、英、苏之间的合作必有政治条件,从华莱仕访苏访华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永久和平是一致期望的,中、美、英、苏四大国愿意消除一切矛盾加强合作,共同抗击日本。
这些一一被时间所印证的判断,不是靠猜测,或是臆想,而是来源于杨杰丰富的战争实践,以及他对世界大势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广博的军事专业素养。
人们尊敬信任杨杰,他抗战必胜正义必胜的积极言论,给黑暗中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增强了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并且帮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同时,他也看到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告诫人们要取得胜利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不能坐等胜利,必须加倍团结、抗争,努力去争取国家民族的胜利。
二战已经远去,但今天的人类仍然在新冠疫情中反复煎熬,如今的我们,同样需要如杨杰一样科学乐观的精神,与病魔斗争,对未来满怀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