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印度防务新闻刊登了一篇文章,对比了中印现阶段的军事实力。而印媒最终引用军事专家普拉文·索尼的言论作出结论:如果中印在现阶段开战,解放军将凭借
近年来,印度凭借大笔投入军贸领域的资金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装备,包括法国“阵风”战斗机、俄罗斯基辅级航母、苏-30MKI战斗机等等,这些装备的确在短时间内令印军的纸面战斗力获得了暴涨。
据“全球火力”网站2021年公布的数据,印军常规作战力量在全球各国中名列第4名,仅次于中美俄三大国。
在印军装备水平获得飞跃提升的背景下,印军内部的骄躁风气却日益盛行起来。据《印度斯坦日报》引用一名印军高级军官的言论称:
可见,此时印度军队内部正处于自信心极度爆棚的状态,而这显然是印度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不愿看到的局面。因此军事专家普拉文·索尼才会警告印度军方:
在普拉文·索尼眼中,如今拿着各类进口武器洋洋自得的印军,犹如1991年之前不可一世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而沉静似水的解放军则扮演的是1991年对伊军形成代差优势的美军角色。
“若中国与印度现在开战,我们将会看到犹如当年海湾战争一样深刻改写战争模式的新型现代战争。”
军事专家普拉文·索尼并非危言耸听。他在深入剖析现代最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后,认为未来战争有三个特征:其一是无人化,其二是智能化,其三是电磁化。
在无人化的领域,中国无疑走在世界前列。例如中国的无人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口成绩,优秀型号包括“翼龙”“彩虹”等等,远销中东、中亚、非洲等多个国家。而印度无人机几乎是一片空白,目前国内全部无人机均为外界进口。
此外,中国在无人战车领域也颇有建树,北方工业的“守望者”无人战车、航天科工的ZDW-01无人战车都是性能一流水准的产品。而印度同样处于零基础的尴尬状态,一切只能靠重金进口。
“试想未来的中印战争里,中国军人只需要手持遥控设备,即可操纵无人武器向印军攻击,而印军只能依靠廉价的士兵肉体对抗中国人的火力……在这样的战争模式下,再多的印度兵力也只是成为对方的战果统计数字而已。”
除了在无人化的方向上中印技术差距极为悬殊,智能化领域也同样如此。目前AI技术已经被确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价值极大,可以大幅提升武器装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优化作战体系、提高部队作战效率。
而在AI领域,中国是目前科研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解放军在AI技术的加持下,目前已经掌握了智能化制导武器技术,可以在一枚导弹发射后由它自己的AI对比图像识别,自行追踪目标。
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将AI技术应用在巡航导弹上,导弹在发射出去后沿着防区保持巡逻姿态,直到侦测到可疑目标出现再自行出击,并自我规划进攻弹道。总之,AI技术在解放军的应用堪称潜力无限。
而印军目前的AI应用同样处于零基础的状态。原因很简单,印度就连智能化的基础——信息化都还未建设完毕。
普拉文·索尼明确指出,目前印军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过渡阶段,而解放军处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过渡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代差距离宛如当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与美军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战,十天内输掉战争的只可能是印度军队。
那么,在中印军事实力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印度未来的国防战略应当如何安排?
对此,军事专家普拉文·索尼认为,中国虽然与印度存在历史领土争端,但中国不具备对外扩张的军事野心,因此印度未来战略应当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避免形成战略对抗局面。
在美国试图推广所谓“印太包围圈”体系的大环境下,印度面临着两大抉择:究竟是与中国缓和关系,还是听从美国的安排与中国对抗?
虽然美国给自己的“印太战略体系”描绘了极富诱惑力的战略前景,但普拉文·索尼提醒印度:中印海权并不冲突,中国势力范围在西太平洋,印度则在印度洋,因此两国具备携手共赢的可能性。
但美国作为主导全球霸权的超级大国,是绝不乐意看到出现一个个地区性强国的。因此将印度绑到对抗中国的战车上是美国最大的愿望,这样可以削弱各个地区性强国的竞争力,维持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得不说,军事专家普拉文·索尼的分析有理有据,具有极强的信服力。回顾中印数千年来的历史,两国之间绝大多数时间都以和平的文化、商业交流为主,并不存在密集的军事争端。因此,印度未来调整国防战略或许是一个最明智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