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情况基本稳定,近期气温逐渐升高,多暴雨天气,建议养殖户仍要做好防护措施,需加强猪群管理和疾病的防控。
未来三天,西南地区多降雨,四川盆地、云南、贵州、华南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黄淮、江淮、江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上述部分地区伴随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20~50毫米,局地60毫米以上),局地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未来三天南方地区高温范围减小,强度减弱,北方地区高温加强。中央气象台7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30日白天,四川东部、重庆、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华南东北部及新疆吐鲁番盆地、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5~36℃,其中,重庆北部和中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部、江西大部、浙江中南部、安徽南部、福建东部、辽宁北部以及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
1) 贵州省福泉市从资金保障、利益联结、带动效果、组织方式等要素着手,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养殖户在饲养前与温氏签订购销协议,公司对饲养生猪保价回收,由企业承担市场风险,养殖户只承担饲养职责。主要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公司+家庭农场+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按照“894”模式带动全市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即按一次性投资80万元,每批投苗900头,每头毛利润为200~230元,一个家庭农场年收入40万元。公司提供种苗、饲料、药物保健,全程指导圈舍建设和养殖等技术服务,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带动养殖户饲养生猪75121头,出栏商品猪38919头,平均利润达290元/头,已实现畜牧业产值7783.8万元,养殖户利润1128.7万元,户均增收13.3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近300余人。
2)7月27日,长沙县湘龙街道安监中心牵头,联合湘龙市监所、行政执法三分局、湘龙派出所、行政执法直属分局湘龙中队、石子社区开展食品安全“清源”联合整治行动,一举取缔了藏匿于民房内的五处生猪非法屠宰窝点,从源头保障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当美国与世界多国之间贸易战升温之际,特朗普政府24日宣布向受贸易战影响的美国农民提供120亿美元紧急补贴,以挽救各农业州“票仓”的选情。不过,对于这一大笔“意外的福利”,不仅众多美国农民并不接受,就连各农业州的共和党议员也是“炮声隆隆”。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萨斯发表声明说:“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把农民的双脚砍掉,现在又计划花120亿美元给他们买金拐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5日在记者会上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美方执意挑起贸易战只会损人害己。
2)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农业部公布6月的冷藏库数据。其中肉类(包括禽类肉、猪牛等红肉)总冷藏量已经超过23.7亿磅(约合21.5亿斤),超出一年前的储藏量。媒体分析称,这是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出口遇挫。 不过,6月的部分肉类,比如猪肉的冷藏量比5月相对减少。路透社表示,这得益于夏天烧烤季,对肉的需求增多。
1)在大幅下修2018半年业绩后,大北农(002385,SZ)受到深交所关注。昨日(7月25日)下午,大北农在回复问询函中坦言,半年业绩大跌源于“猪市不顺”。 大北农此前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变动幅度为-10%至20%,而修正后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77.13%至86.66%,这创下其上市以来半年度最低盈利和净利最大降幅记录。大北农解释原因称,生猪市场销售价格低于预期、养猪费用增加以及饲料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低于预期。
2)7月26日,在新津县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办公室,来自沐川县的黄丹聚贤生猪专业合作社与中粮正式签订了生猪产业合作协议,未来中粮饲料西南大区将依托中粮集团的资源优势,为专合社提供饲料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和生猪销售为一体的服务,此举标志中粮饲料西南大区以饲料为载体,正式启动精准扶贫模式。
近几天,全国各地猪价普涨。既有高温,强降雨等因素短期影响生猪的供应与调运,也有前期猪价低迷时淘汰多余产能的原因。预计,未来短期猪价大概率保持在13元以上水平,养殖户转亏为盈,头均盈利百元左右。传统生猪产业边际利润来自于成本降低,并会维持在低位,行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未来亦有可能出现一些“高端猪肉”概念进而加剧行业竞争。
猪价涨势放缓,短期内可能有小幅回调。布瑞克维持此前预计看涨猪价至8月中下旬,建议养殖户逢高分批出栏。
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7月19日当周,上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合计净增150.2万吨,远超市场预期的40-90万吨。美国2017-18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53.81万吨,市场预估为20-40万吨,较之前一周显著增加,较前四周均值增加69%。当周,美国2018-19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96.38万吨,高于市场预估的20-50万吨。当周,美国大豆出口装船为82.36万吨,较之前一周增加51%,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1%。当周,美国2017-18市场年度大豆新销售56.39万吨,2018-19市场年度大豆新销售96.38万吨。向何方需要我们持续关注,这对国内长线油粕市场起着关键的指引作用。
今日国内豆粕报价缓慢,部分地区再度略偏弱调整,市场观望心态浓厚。美国政府花百亿美元安抚农民仍遭围攻,是否预示着中美贸易关系能否来转机值得我们关注,目前国内大豆豆粕供应量依旧庞大,豆粕行情几乎未受到贸易战影响;不过,后期随着人民币持续贬值及美豆持续走强,提升国内豆粕成本,国内豆粕中长线成本上涨已经无疑,且长线供应也是令人担忧,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中美贸易关系发展以及美豆天气方面情况。
截至7月20日当周,2018临储玉米运行十五周,总计投放1.165亿吨,总成交5586.6万吨,总成交率48%。考虑到近一个月临储拍卖成交在200万吨/周的数量来看,后期临储玉米的出库和供应压力较拍卖初期明显缓解,预计每月800万吨的成交量难以满足市场对粮源的需求,拍卖成交有望受需求支撑。新季玉米生长方面,两湖地区春玉米开始零星上市,预计8月上旬将集中上市,对阶段性饲料需求有一定补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