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创今年5月以来新高,并已连续第二个月上涨。
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月度增速也从7月份的0.2%加快至0.6%,这是14个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
消息一出,纳指跌超180点,标普跌27点,道指跌8点多一点。现货黄金继续大放异彩,交投于1934美元/盎司附近。
可见市场预期十分悲观。为了对抗通货膨胀,美联储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持续加息。每个人都难以坚持下去。正当他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通胀数据全线反弹。
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疯狂加息。直到今年前几个月,美国通胀数据才显着放缓。
以今年6月为例,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增长率降至3%,不仅低于预期的3.1%,而且还低于12%。连续几个月创 2021 年 3 月以来最低。
可以说,我们目前距离美联储长期强调的将通胀率降至 2% 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等待美联储停止加息,不少机构预测美联储不仅会结束本次加息周期,而且很快就会开始降息周期。
然而,当美国8月份CPI再次上涨至3.7%时,就说明大家之前过于乐观,通胀的“粘性”比大家想象的要持久得多。
因为疫情,美国开始疯狂印钞刺激经济,释放了大量的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物价暴涨,疫情期间发放的救助资金也大部分被使用。结果,大量美国人只能靠信用卡生存,并背负巨额债务。
这就是为什么拜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在下次大选之前彻底对抗美国人所痛恨的通货膨胀。这是取悦选民的必要手段。至于加息带来的副作用,包括银行雷暴、企业破产裁员等,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联储在7月和9月两次暂停加息,鲍威尔却依然悍然表示美联储很可能会继续加息。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测也是央行不再加息,这将长期维持目前的高利率,这显然超出了此前市场的预期。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防止通胀”是拜登政府现在的首要任务,因此持续紧缩是不可避免的。市场预期的突然逆转让美国人在这个冬天多了几分信心。 “令人震惊”。
今年以来,美国银行业持续动荡。首先,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和First Republic银行接连遭遇雷雨,让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都感到不安。
随后不久的8月,国际金融机构穆迪下调了10家美国银行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还下调了五家美国地区银行的评级,并下调了另外两家银行的评级。评级观点为“负面”。
别说继续加息,即使美联储继续维持目前的高利率,很多美国银行也可能难以维持。
此外,美国债务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33万亿。更不用说能否还本金了。现在拜登政府的经济持续紧张,连还利息都成了问题。
但问题是“房东没有多余的食物”。拜登政府捉襟见肘,公共财政赤字再创新高。即使知道是饮鸩止渴,美国债务滚雪球仍在继续。
如果利率继续上升,无疑会给美国带来更大的还息压力。如果美国债务真的爆发,美国政府可能会彻底关门。
首先,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承压,但如果线”,长期走弱的概率并不大。
随着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被动贬值的趋势并未改变。截至9月19日,离岸人民币已达7.29。在政府宣布之前,该指数已跌至7.36的低点。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级别。
但我们不要忘记,要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政府的工具箱里根本就没有太多武器。
比如前段时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上,央行明确表示:“经济管理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该采取行动的时候就会采取行动。”
二是8月PPI指数、工业PMI数据、社会融资规模等显示,我国经济虽然仍处于盛衰之下,但经济衰退程度有所减轻,已见触底迹象。 。
因此,即使美国决定继续加息,对我们的经济肯定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毕竟它已经存活了一年多了。
比如多项利率和房地产政策,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直接下调25个基点,首套房首付利率下调至20%。目前抵押贷款利率已经下调等,这些抵消了美国加息的负面影响。影响。
当然,内需的复苏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些好处的效果如何,将在下个季度的数据中变得清晰。
美国通胀已经复苏,距离2%的目标更远。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政策是不可避免的。
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财务灵活性和风险防范能力,就能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