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主席习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回顾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历史,就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阐明中国主张,就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提出中国方案和务实举措。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体现世代友好的人民期盼,汇聚起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强大合力。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诠释着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实践,见证着新时代中国与各国携手前行的坚实步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在这个关键历史时刻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为双方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为六国发展振兴增添新助力,为地区和平稳定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习主席去年同中亚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六国元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此次峰会上,习主席进一步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引方向。“四个坚持”贯穿着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原则,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精髓要义,必将推动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国际协作走深走实,为双方关系发展提供强劲引领力和推动力。
战略互信是中国中亚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国家内政、策动“颜色革命”,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着力破解地区安全困境,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中国同中亚合作,从来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知行合一、真抓实干。此次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了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等八个方面的建议。从倡议成立产业与投资、农业、交通、应急管理、教育、政党等领域会晤和对话机制,到计划出台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升级双边投资协定;从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到邀请中亚国家参与“文化丝路”计划一系列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务实,有利于将中国中亚合作进一步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确保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此次峰会举办地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标注着中国中亚合作新的开始。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航船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六国一定能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怀化日报社旗下媒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官方邮箱:),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新华社评论员: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五论深刻领会习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线
新华社评论员: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学习贯彻习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重要讲线
新华社评论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梦想——二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乘开放春风,创美好明天——论习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新华社评论员:赓续人的精神血脉 ——学习贯彻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线
新华社评论员:迈向合作共赢新时代——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一周年之际
沈晓明:正视问题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在新起点上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更大实效
许忠建率怀化经贸代表团在老挝柬埔寨缅甸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深化经贸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黎春秋在研究和推动“一迎三创”工作时要求:以“刻鹤图龙”的精神 全力推进“一迎三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梅”好夏日送惠“降温” 怀化市旅游金三角(夏季)文旅大集在洪江市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