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对政务传播和主流媒体有哪些启示?未来会怎么发展?“庖丁解news”独家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为大家寻求答案。
1、把选题的接近性做到极致、把稿件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做到极致、叙事形态符合移动传播规律,是“浙江宣传”稿件成为爆款的“秘籍”。
2、在某些重大的关键时刻,媒体要有一定的突破意识和边界探索的意识。在某些关键时刻和重大的场景当中,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3、“浙江宣传”给其他媒体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一种启示:归根结底媒体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价值观和思想。
4、“浙江宣传”重视媒体人和年轻人,形成了宣传部主抓主管、整个大文宣系统踊跃投稿的运作机制,保证了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
5、“浙江宣传”的存在给主流媒体一种压力:如果踢球的人不好好做,“裁判”会亲自下场踢球踢得还比你好,甚至可能把你淘汰。
“浙江宣传”从上线至今,爆款频出,阅读量多次突破10万+,其文章有何特点?为何能在互联网平台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把选题的接近性做到极致、把稿件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做到极致、叙事形态符合移动传播规律是“浙江宣传”稿件成为爆款的“秘籍”。
“浙江宣传”文章的选题涉及到不同的方面,每一类文章背后的传播规律有所不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抓到一群人、一类人的关注点,这种心理和地理上的接近性,是“浙江宣传”文章的第一个重要特点。
第一类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抓全网关注的热点,对热点现象背后的原因等分析得非常全面。
第二类是关于宣传系统的现象观察与剖析的文章,抓宣传文化系统关注热点。比方说分析“低级红、高级黑”,分析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策略等。一篇文章把一个问题说透了,对这个行业、系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自然关注度就高了。
第三类是讲浙江的风物文章。从一个点切入进去,介绍浙江的历史知识,这些东西让读者觉得特别长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化代入感和历史进入感。
第四类是讲生活类的文章,抓人性普遍的关注点。这样的文章让人有“悦读感”,因为衣食住行,特别是吃能打动很多人,是有普遍共情的。
在两三千字的文章里融入了两三万字的信息量,所以“浙江宣传”的评论文章让人觉得干货很多,节奏很快,效率很高,信息密集,它是评论+知识、评论+观点、评论+信息量、评论+文化……通过“评论+”的方式让信息价值最大化。
“浙江宣传”文章段落的第一句就是它的主题句,围绕这个主题去展开,这就是典型的块状写作。
块状写作除了适合移动阅读,还适合模仿。因为“浙江宣传”鼓励全省宣传系统投稿,只有一定的模式化,才能让大家知道需要什么样的稿子,才能够相对低门槛、高效率地模仿你的写作风格来供稿。
在政务传播或主流媒体传播中,经常面临着“既要安全、上接天气,又要传播效果好、下接地气”的矛盾。“浙江宣传”是如何做到二者平衡的?在某些关键时刻,“浙江宣传”敢出“惊人之语”,给主流媒体什么启示?
在某些重大的关键时刻,媒体要有一定的突破意识和边界探索的意识。如果媒体一直是保守的,那就永远是平庸的。在某些关键时刻和重大的场景当中,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浙江宣传”在一些关键重大场景时刻,敢于去尝试一些边界拓展,并不完全的自我设限,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浙江宣传部门的主管领导们的支持和敢于担当,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原因是“浙江宣传”的运作和写作当中保持着一种不放弃边界拓展的底气和勇气,而这种勇气背后是对人民负责、走群众路线。只要我说的话是对党和国家有利的,对主流舆论的引导是有利的,是跟老百姓的期待同频共振的,就应该有这样的底气。
近年来,视频天下、技术为王的说法甚嚣尘上,不少媒体追逐VR、AR等新技术,但是“浙江宣传”仅靠文字就能出圈出彩,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浙江宣传”给其他媒体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一种启示:归根结底媒体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价值观和思想。
“浙江宣传”的产品定位就是一个轻骑兵、是个尖刀连,所以它只要“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不用、也没有精力去做视频或者其他形态的产品。“浙江宣传”主要做公众号文章,所以当然它的核心优势是写。
“浙江宣传”给其他媒体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一种启示:归根结底,媒体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价值观和思想。媒体融合转型技术上确实是有焦虑的,但技术很多时候只是媒体拿来自我涂抹的一种外衣。
主流媒体今天在进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背后,非常重要的就是以何种价值观、立场提供了对问题的判断,然后这种判断是否能跟公众同频共振,并且以适合移动互联传播的形态线:
“浙江宣传”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打造的公众号,而非由媒体运营的,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第三个,“浙江宣传”形成了一个宣传部主抓主管,整个大文宣系统踊跃投稿的运作机制,它把各个地市宣传部采纳稿件的情况做了一个排名,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内部的考评机制,既给地方宣传部门带来持续的压力,地方宣传部也有被采纳稿件的动力。把动力和压力两个机制充分的用在了一起,所以就保证了“浙江宣传”可持续的优质内容供给。
“浙江宣传”的成功在全国各地有没有示范效应?会对全国的政务传播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论调在唱衰微信公众号,认为其红利期已过,很难再产生爆款大号。“浙江宣传”的成功似乎打破了这一论调,您觉得微信公众号有哪些传播特点?想做一个成功的微信公号,需要做哪些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