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互致新年祝福。中国领导人指出,很高兴在这一辞旧迎新的时刻同总统先生视频会晤,祝愿新的一年中俄关系红红火火。中国领导人指出,2024年,我们3次会晤,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两国隆重庆祝建交75周年,以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为精神内核的中俄关系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中俄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对于世界和平稳定,大国承担着特殊责任。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势更不可逆转。过去一年,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更多正能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推动各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国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将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世界正在变乱交织中前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等全人类共同挑战依然严峻,国际社会从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中感受到了风险,也呼唤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和理念成为一股“清流”,越来越鲜明地展现出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从来不是以对抗为主轴,而是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据央视报道,近期,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菲方声称逮捕了所谓“中国间谍”一事作出回应。她表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公民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敦促菲方以事实为依据,停止捕风捉影炒作所谓“中国间谍”,切实保障在菲律宾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日前在马尼拉举办2024年度“使馆之友”系列奖项颁奖仪式。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为获奖人员和团体代表逐一颁奖,向支持使馆工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中菲建交50年以来的风雨历程充分表明,中菲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鲜明的人民性。中菲关系的根基由两国人民共同浇筑,中菲关系的故事由两国人民共同书写,中菲关系的未来也必将由两国人民共同创造。
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上周在福建厦门举行,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按照惯例,这一双边磋商机制应该每年开会两次,但因菲律宾在黄岩岛、仁爱礁及其他南海岛礁单边行动不断,这一机制最近两年受到严峻考验。本次会议上,中方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坚持同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据央视新闻消息,俄罗斯方面近期表示,俄方准备同美方开展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北约对乌克兰的武装干涉可能导致冲突无法控制地升级。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为了保障俄乌停火,需要在乌克兰部署至少20万军队用于维和。
泽连斯基还表示,任何部署在乌克兰的有效维和部队都需要有美军参与。分析称,20万军队大约相当于整个法国武装部队的规模。
近期,特朗普说,他将前往俄罗斯帮普京“一个大忙”。他要求普京停止战争,并表示:“如果我们不能达成‘交易’,我很快将不得不对俄罗斯及(俄乌冲突)其他参与国向美国出售的所有东西施加高额关税和严厉制裁。”观察人士指出,这是特朗普本周重返白宫以来对普京最强硬的表态。不过日前,特朗普收起“犀利”的一面。他说,希望尽快与普京会面,讨论结束俄乌战事。分析指出,从特朗普时而积极时而强硬的言辞中,可以看到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据路透社报道,就特朗普的有关言论,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22日表示,俄方必须先了解特朗普认为结束俄乌冲突的“协议”意味着什么。他告诉路透社,这不仅仅是结束冲突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
据俄新社23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表示,特朗普迄今为止仅宣布了自己的意图,包括解冻与俄罗斯领导人的接触,但“没有提供如何摆脱乌克兰危机的具体细节,只是发出了威胁”。对此,俄方将密切关注并采取实际举措,但目前的根本问题是美国新政府将在什么条件下提出“协议”。
泽连斯基在采访中就表示,中国有能力推动俄乌双边的和平谈判,从中俄两国的经贸发展来看,俄罗斯在经济上对中国十分依赖,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推动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实现俄乌长期化的和平。
泽连斯基还强调,对自己不能与中方展开更加频繁地沟通和协调“感到失望”。因为美国对俄罗斯有巨大影响力,中国也同样如此。
中方的立场在那摆着,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那种打着施加“影响力”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变相施压的做法,中方肯定是不会做的。对于这一点,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泽连斯基政府必须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