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8月时,美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其持有量出现了分化情况。其中,中国减持了美债,而日本和英国则进行了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达到11292亿美元,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于8月减持了1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减持后持仓量为7746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美债。中国8月持仓环比再度减少19亿美元,数额看似不多,但其释放的信号却十分明确。要知道,近期在8个月里有6个月中国都在减持美债。这对美国而言,承受的压力和遭受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并且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减持虽然数额少,但与以往有所不同。在此次减持情况中,前十大债主里只有中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减持,像日本、英国等其他国家都是增持状态。可以说,在这当中唯有中国一直在坚持减持这种逆行之举。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中国减持美债这一行为,显然是触碰到了美国那根敏感的神经。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个活动上向中方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宣称中国没有解决美国所担忧的问题,还表示美国不会给中国任何奖励。耶伦的这番话,实际上是在指责中国没有按照美国的期望持续购买美债,并且企图通过施加压力让中国在经贸问题上做出妥协让步。颇为有趣的是,就在耶伦发表这些言论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以所谓“涉嫌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技术”的理由,宣布对三家中国公司和一名中国人进行制裁。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美国深层次的焦虑情绪。从美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其政治正逐渐走向分裂,经济的增长缺乏动力,通货膨胀长时间处于高位,社会矛盾也变得越发尖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为了将国内矛盾转移出去,从而达到凝聚民心的目的,就有必要去寻找外部的“敌人”,而中国就恰好成为了它最容易利用的大替罪羊。从国际格局来看,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在持续不断地增强,这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于是,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战略竞争对手,企图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进而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不久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称,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低50个基点,使其处于4.75%至5.00%的水平。这是自2020年3月之后,美联储首次降息,这一举措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从紧缩周期迈向宽松周期。当日,美联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议结束后发布声明表示,该委员会对于通货膨胀率朝着2%的目标可持续地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并且认为在达成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大体上处于平衡状态。今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使得情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实际上,早在数月之前,市场就已经有了美联储将要降息的预期。基于这种预期,美国国债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就已经开始攀升了,那些投资美债基金的朋友想必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他们终于熬过了亏损的艰难时期,基金净值开始上涨。如此一来,只要美国在未来持续降息,那么各个国家就会不断增持美国国债,从而获取美债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从美联储公布的文件来看,其在2025年和2026年将会持续降息,所以未来美国国债的净买入额将会持续增加。近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24年10月年会期间,中美金融工作组于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中方部门,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美方部门参与了此次会议。双方针对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还有其他双方所关注的金融政策议题,展开了专业、务实、坦诚且富有建设性的沟通。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受此次会议影响,大金融板块的市场表现迅速好转,投资者们接连涌入市场,促使板块内许多个股上涨。尾盘时出现的涨停潮更是振奋了市场,成交量的上升表明市场活跃度正在提升,这无疑为日后投资增添了信心。市场的这种反应并非偶然,政策变动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随着中美双方在金融政策方面深入交流,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更为乐观,投资者对政策的敏感度也愈发显著。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政策的明朗化给予了他们更多信心。中美在经济与金融领域频繁接触,这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从中国发布的新闻通稿来看,其措辞里并没有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之类的表述。并且,中方提及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美方也未曾做出改正。这或许表明中美之间的两场谈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双方在经济领域仍然存在若干分歧,暂时难以达成共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意味着拜登政府的一些诉求,中方并没有予以满足。美债彻底撑不住了,中国亮出底牌,拜登发出求助信号,中方毫不留情
据澎湃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8月时,美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其持有量出现了分化情况。其中,中国减持了美债,而日本和英国则进行了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达到11292亿美元,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于8月减持了1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减持后持仓量为7746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美债。
中国8月持仓环比再度减少19亿美元,数额看似不多,但其释放的信号却十分明确。要知道,近期在8个月里有6个月中国都在减持美债。这对美国而言,承受的压力和遭受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并且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减持虽然数额少,但与以往有所不同。在此次减持情况中,前十大债主里只有中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减持,像日本、英国等其他国家都是增持状态。可以说,在这当中唯有中国一直在坚持减持这种逆行之举。
中国减持美债这一行为,显然是触碰到了美国那根敏感的神经。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个活动上向中方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宣称中国没有解决美国所担忧的问题,还表示美国不会给中国任何奖励。耶伦的这番话,实际上是在指责中国没有按照美国的期望持续购买美债,并且企图通过施加压力让中国在经贸问题上做出妥协让步。颇为有趣的是,就在耶伦发表这些言论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以所谓“涉嫌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技术”的理由,宣布对三家中国公司和一名中国人进行制裁。
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美国深层次的焦虑情绪。从美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其政治正逐渐走向分裂,经济的增长缺乏动力,通货膨胀长时间处于高位,社会矛盾也变得越发尖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为了将国内矛盾转移出去,从而达到凝聚民心的目的,就有必要去寻找外部的“敌人”,而中国就恰好成为了它最容易利用的大替罪羊。
从国际格局来看,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在持续不断地增强,这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形成了挑战。于是,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战略竞争对手,企图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进而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
不久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称,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低50个基点,使其处于4.75%至5.00%的水平。这是自2020年3月之后,美联储首次降息,这一举措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从紧缩周期迈向宽松周期。当日,美联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议结束后发布声明表示,该委员会对于通货膨胀率朝着2%的目标可持续地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并且认为在达成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大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今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使得情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实际上,早在数月之前,市场就已经有了美联储将要降息的预期。基于这种预期,美国国债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就已经开始攀升了,那些投资美债基金的朋友想必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他们终于熬过了亏损的艰难时期,基金净值开始上涨。
如此一来,只要美国在未来持续降息,那么各个国家就会不断增持美国国债,从而获取美债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从美联储公布的文件来看,其在2025年和2026年将会持续降息,所以未来美国国债的净买入额将会持续增加。
近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24年10月年会期间,中美金融工作组于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中方部门,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美方部门参与了此次会议。双方针对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还有其他双方所关注的金融政策议题,展开了专业、务实、坦诚且富有建设性的沟通。
受此次会议影响,大金融板块的市场表现迅速好转,投资者们接连涌入市场,促使板块内许多个股上涨。尾盘时出现的涨停潮更是振奋了市场,成交量的上升表明市场活跃度正在提升,这无疑为日后投资增添了信心。市场的这种反应并非偶然,政策变动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随着中美双方在金融政策方面深入交流,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更为乐观,投资者对政策的敏感度也愈发显著。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政策的明朗化给予了他们更多信心。
中美在经济与金融领域频繁接触,这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从中国发布的新闻通稿来看,其措辞里并没有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之类的表述。并且,中方提及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美方也未曾做出改正。这或许表明中美之间的两场谈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双方在经济领域仍然存在若干分歧,暂时难以达成共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意味着拜登政府的一些诉求,中方并没有予以满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广州电动自行车新规即将施行!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专家:保障外卖骑手人身安全【附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分析】
和老妈去田里割韭菜的时候捡到的,洗干净之后晶莹剔透的,看上去很精致……
利物浦1-0赫罗纳 6战全胜领跑提前锁定欧冠16强 萨拉赫50球里程碑
三星 Galaxy Xcover 8 Pro 坚固型手机电池曝光:4350 mAh
苹果 Apple Music 新增三大全球音乐电台:无需订阅,免费畅听
HMB 方案,PNY 推出 PCIe 5.0×4 固态硬盘 CS2150
显卡降价 英伟达同意吗!5090要来了但RTX 4090大幅涨价 逼近2万元
落后华为两年半!苹果Apple Watch Ultra 3将支持卫星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