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外院士专家联袂“把脉”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技术难题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31 3:06:43 | 【字体:小 大】 |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王伟)10月27至28日,中国中铁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研究咨询中心首届理事会、技术委员会会议暨海底隧道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举行,包括卢春房、杜彦良等国内外80余名隧道行业著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进行技术研讨与交流,共同为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技术难题“问诊把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铁国际隧道研究中心是在四川刚刚组建的研发机构,由在川央企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发起成立,目前已聚集来自中国和欧美等国的隧道专家智囊团,针对中国及世界各地重难点隧道工程进行技术咨询攻关。
据了解,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主线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的海底隧道,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海底埋深大、隧道距离长且交通量大这三项世界级难题,技术难度达到世界级水平。
如何实现大断面钻爆法隧道施工?如何解决大水压海域环境下的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的防排水问题?如何突破海底隧道智慧建造与施工控制理念与技术……28日,与会院士专家围绕这些工程技术难题,就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施工中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隧道长距离掘进关键技术、隧道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把脉,开放性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指出了国内外同类型工程成功经验,从专业角度出发,前瞻性研判了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科研方向。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和国外顶级的隧道专家,共同为海底隧道高质量建设出谋划策。”第16届国际隧道协会主席、中国中铁国际隧道研究中心主任严金秀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多条海底隧道,海底隧道建设技术不断提档升级,研究中心执行单位中铁科学研究院聚集了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国际顶尖专家资源,组建了以中国两院院士、国内行业知名专家,以及数十位国外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天团”,与英国、瑞士、挪威等数十个国家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开展隧道前沿技术研究和重难点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助推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前沿技术走向世界。(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