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河南多县抢收小麦:连续降雨…
 6月21日国内财经媒体头条
 锁定闪电新闻“丝路十年”全…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3…
 新闻头条--贵州频道--人民网…
 全美多地最低工资提高西好莱…
 突发!广东一女子凌晨2点被人…
 滨江新城某小区南门口发生杀…
 今天凌晨广东河源一女子倒在…
 突发!男子持刀砍人致1人死亡…
 刚刚!上海浦东一酒店发生命…
 据媒体新闻以色列国防军当地…
 不断深化军事交流一起应对安…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2023…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发动军事行…
 巴勒斯坦卫生部:以军军事行…
 天津市改革房地产登记制定保…
 天津市规范房地产销售统计和…
 天津市出台八项措施加强房地…
 天津市继续严格执行各项房地…
 【售楼处官网】天津房价过去…
 河北井陉矿区:将劳动教育贯…
 央媒看教育|中国之声点赞济…
 “在劳力上劳心”让儿童的双…
 种植园地趣味多!幼儿园让孩…
 石家庄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
 全球能源资讯NO446(6月30日…
 郎溪:代表谋“跨界” 助力一…
 奥运冠军吕林拟任正厅领导职…
 新华时评丨症结所在:美方抱…
 大豆进口为何大幅增长
 【科学强国】任继周:发展草…
 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
 国考时政:5月最新科技成就
 汽车芯片股震荡走高 扬杰科技…
 5月8日我国国防和科技传来最…
 实干担当激昂青春奉献文旅事…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文章—…
 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市场…
 中国游客越努力柬埔寨越幸运
 王东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浙江推…
 2023年6月5日周一《新闻联播…
 我国多种矿产勘查开发实现新…
 2023年6月7日周三《新闻联播…
 7月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乌克兰局势|最新动态:俄防…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向波兰部…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双方持续…
 乌克兰局势最新动态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河南多县抢收小麦:连续降雨致大型收割机难下地有人10天只收百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4 15:21:28 | 【字体:

  正值小麦收割的“窗口期”,中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河南却遭遇近年少见的“烂场雨”。5月29日至6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河南省南阳市下辖镇平、内乡、邓州、新野、唐河五县。

  从5月20日开始的两轮降雨,导致收割机无法下地,为了应对6月3日开始的新一轮降雨,当地正在连夜抢收。多个县出现小麦发黑、出芽状况,以新野、唐河两县尤为严重。由于连日降雨,一些专门从事收割作业的放弃了在当地的收割,河南安阳一对夫妇因为在当地无法收割,已于5月29日赶往驻马店。

  5月31日,难得的一个大太阳天。328国道沿线,唐河县城郊乡麦仁店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在晾晒小麦,房前屋后、村委会的院子里、废弃的加油站里……所有平整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

  50多岁的刘姓村民在街上经营着一家卤肉馆,当地人都叫他“老刘”。餐馆门前的水泥地上晾晒着邻居刚收割的三亩麦子,自己家的麦子则晾晒在儿子房前。

  当地气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5月20日以来,南阳先后出现两轮明显降水天气。第一轮自5月21日凌晨开始,当天夜里结束,南阳全市普降中雨,唐河、新野、邓州、内乡、西峡、淅川等六县部分乡镇出现暴雨。第二轮降雨发生在是5月26日凌晨到29日夜里,连续阴雨,平均降雨量17.3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唐河县,达75毫米。

  老刘庆幸自己能够在5月26日下大雨前收了麦子。据他和周围村民介绍,5月21日下了一整天雨,23日开始,外地的收割机已经少量出现在街头,“有湖北的、河北的、陕西的,就停在国道两边。”因为离街近,同时担心后边还会下雨,老刘找了收割机在24日收割了自己家的六亩多麦子。“麦子还没有干,也没有熟透,没办法,只能抢收。”

  远离国道的村子则没有这么幸运,“当时收割机少,我也想等麦子再干一点儿,结果没想到又下了几天。”三公里外的张庄村,种有十多亩小麦的张富民只能在大雨之后的5月31日一早叫来收割机。此时麦子已经发黑、出芽,“湿漉漉的,没地方晾晒,只能五毛钱一斤卖了。”张富民邻居家只有三亩多麦子,同一时间收割后,晾晒在自己家院子和门前的道路上。

  “很多司机都睡在车上,饭点儿到我的餐馆里吃饭。”雨一直下,雨水顺着门缝流进老刘的餐馆里。眼看着麦子要烂在地里,村民想要趁着雨水间隙“抢收”,因为地里太湿,先期到的大型收割机无法下地,“又赶紧联系链轨式收割机过来。”

  一些从事收割作业的放弃了在当地的收割,6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一对从河南安阳过来的夫妇,他们说因为在当地无法收割,已于5月29日赶往驻马店。

  5月30日一早,红星新闻记者沿着312国道,从南阳市区赶往镇平、内乡两县,沿途绝大部分麦子还没有收割。60多公里的路程只见到十几台收割机,这些收割机多来自河北、甘肃、陕西等省。相对于唐河、新野等地,这里的雨水不算大,麦子发黑、发芽的情况并不严重。

  5月30晚上8点多,邓州市张楼乡下鞠村的田间,来自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甘肃张掖的四台收割机正在摸黑作业。还没轮到自己家的村民正在焦急等待。由于凌晨下了一阵雨,地和麦子都湿,一直等到下午6点多,收割机才开始下地作业。

  甘肃张掖民乐县的陈姓夫妇2007年开始从事跨区小麦收割作业。5月12日,两人从老家出发,先到山东潍坊,花20万元从厂家买了收割机。5月19日凌晨1点,两人坐大巴到了南阳,厂家也同期把收割机运达。“一周多的时间都在等。”收割机先到的邓州市彭桥镇一直下雨,断断续续割了三天,“到现在连100亩都没割上。”

  带着新买的两辆收割机,安阳内黄县的苗师傅5月24日从老家出发,25日凌晨到的南阳。干了20多年的农作物收割,47岁的苗师傅雇了两个司机,同行的还有妻子和18岁的二儿子。自己跟一台收割机,妻子和儿子跟另外一台。

  在“许平南”高速(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南阳境内第一条高速)方城县出口,苗师傅等了六个多小时,从凌晨四五点天不亮,一直等到将近中午12点。当天在方城收割了几亩地后,第二天又遇下雨。“地太湿,地沟里全是水,收割机冒着黑烟。”苗师傅说,自己不愿下地,但农民为了抢收,“没办法。”

  5月27日,收割机一路从方城开到邓州,29日晚上睡在车上的苗师傅发现又下了一阵雨,“还好,不算大。”30日下午6点多,等了一天的村民开始让收割机下地。

  两台收割机,今年新买的19.8万元,去年买的16万元。苗师傅算了一笔账,司机工资两人每天700元,拖车费两台3400元,在方城县两天只割了30亩,一亩地50元。“出门7天,花了一万多元,还没挣到钱。”

  跟大多数外出从事跨区收割作业的一样,来自陕西西安的46岁姚姓女车主也是“夫妻档”。丈夫开车,姚女士找地、量地、收钱,顺便照顾丈夫吃喝。“5月20日就出来了,今年雨太多了,地湿,麦子湿,费油得很。”

  姚女士和丈夫今年花了30万元买了一台多功能收割机,除了收麦子,也能收割玉米等杂粮。每年的收割季,夫妻俩要在外奔波数千里,历时四五个月,一路从河南、陕西辗转宁夏、甘肃、内蒙古,收完麦子,再收玉米。“每年就指望收割季挣钱,没想到今年一出来就不顺。”

  姚女士和丈夫原计划先到唐河,朋友电话说高速不好下,还下着雨,两人就从内乡县下了高速。“一下高速,就下雨,我们在车里睡了一夜。”外出收割作业的20年里,两人每年都要在收割机上吃住四五个月。

  割一亩麦子收费50元,地块干的话,一亩地收割机烧柴油加尿素的成本在24元左右;地湿的线天只在内乡,邓州割了不到160亩。”姚女士说。

  按照往年的小麦成熟期规律,整个收割季,姚女士和丈夫在河南境内,从南阳到驻马店、漯河、周口等地一路割过去。现在因为下雨,所有地方都在“抢收”,收割机也多,活就少了。“正常年景一个月可以收入四五万元,一家人全靠这台收割机,今年看来要‘烂包’了。”

  想起外出经历的一切,和眼前的收成,姚女士流下了眼泪。她希望接下来的玉米收割季,自己能有一个“好收成”。

  5月31日上午11点,太阳直射,气温升高。收割机仍在张楼乡下鞠村的田间飞奔,烟尘中,麦秆碎屑翻飞。

  来自甘肃张掖民乐县的陈姓夫妇一夜未睡。“昨天晚上7点多一直割到现在。”16个小时,割了差不多100亩地。正常情况下,陈姓夫妇的收割机一小时能收割8亩地左右的小麦。“地湿,麦秆就要割得低一点儿,费油。”

  姚女士和丈夫也忙到凌晨三点才睡,早上八点不到又开始作业。由于麦子湿,新收割机秸秆吐不出来。每收割一小时,姚女士和丈夫就要花半个多小时清理收割机。

  “人休息,机器不休息。”40岁的张楼乡政府工作人员鞠子星这两天一直守在地头。

  捧起一户人家刚收的麦子,鞠子星和村民一起细细查看,“还好麦子没有出芽,只是稍微有点儿变色,产量应该还可以。”跟新野、唐河、桐柏等地相比,邓州少下了一两场雨。“位于风口的少量地块,麦子倒了一些,有些发芽,大部分都还好。”

  鞠子星介绍,张楼乡全乡有75000亩耕地,当地入夏第一轮降雨时,麦子还没有彻底熟。“比唐河等地晚熟三五天。地薄的地方熟得早。”整个张楼乡在最近的两轮降雨中,没有出现水涝,只是地湿。

  “如果麦子收回去没有地方晾晒,可能会减产。放晴的话,影响不大。”鞠子星说,往年收麦季,天气正常的话,割麦期比较长,在七八天左右,收完麦子后要等着下雨才能播种玉米,“今年收完之后就可以种,因为地比较湿,也算因祸得福。”

  根据天气预报,6月4日,南阳当地又要迎来大范围降雨。鞠子星说,当地正在组织“抢收”。5月30日晚上11点,邓州市领导还在各村视察。根据市长办公会要求,每个村5月31日晚上12点前必须“大头落地”,6月1日完成90%,“不能再等了。”

  张楼乡政府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到田间地头,有什么问题及时和村里沟通,“如果出现收割机不到位、晾晒等问题,要统一调配资源。”鞠子星介绍,下鞠村基本耕地有1000多亩,正常情况,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180亩,目前的地块较湿,一天收割150亩。“要求三天之内全部收完。今天凌晨两点左右,张楼乡主要领导还在村支书的微信群里关注麦收进度。”

  与此同时,姚姓女收割机主也在计划着下一站去哪里,“这里不可能再多待了,顶多两天,就要赶往下一个地方。”

  5月30晚上10点,下鞠村一名洪姓女村民一直在地头等着收割机。五十多岁的她和丈夫以五六百元一亩的价格包了五十亩地。当天收割了六亩七分地,“刚割的麦子,一看就不行。去年的麦粒跟小胖娃一样,今年的麦粒又黑又瘦。”

  她一直烦恼的是,不收的话,收割机不等人,过两天又有雨;全部收了的话,又没地方晾晒。“今年的麦子必须要晒。湿麦子堆在家里还是坏。”

  洪女士说,村里年轻人多在外务工,不少土地闲置,自己和丈夫无法外出,只能包些地来种。往年收成好的话,夏季麦子的收入可以够一年的成本,秋季的收入就是利润,五十亩地,一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今年的麦子肯定是挣不到什么钱了。”

  120多里外的新野县溧水镇周营村,5月31日下午1点多,村民周长福刚刚卖了2亩地的麦子,收入1520块钱,单价6毛1一斤。“麦子全都发黑,长芽了,卖不出价钱。”这里是南阳此次降雨集中的地方。田野里还有大片的麦田没有收割,远远看过去,麦浪发黑。周长福带着红星新闻记者前往自己还没有收割的一块麦田,刚刚经过水涝的麦子倒伏严重,秸秆麦穗全部发黑,麦子长着长长的已经枯干的黑芽。

  5月31日,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12小时不停,四台收割机割完了李旭东的320亩麦子。“雨前一点都没有收,想着等干一点再收,没想到雨下得大,庄稼下坏了。”320亩地收获的麦子全部出芽,还没有卖,“亏损大了。”

  李旭东以均价500元左右在当地承包了300多亩地。一亩地成本1100元左右,包含施肥200元左右,种子100元左右,农药100多元,此外,耕地、种地、机收、运粮都要雇佣设备和人力。

  按照3公里外的一个收麦点6月1日下午给出的价格,水分28(麦子含水的百分比)、没有出芽的一斤麦子价格是1元零五分。李旭东的麦子全部发黑出芽,干一点的麦子价格一斤不到八毛。平均一亩地收800斤左右,顶多卖600元。“这样算下来,一亩地最低亏500元。算下了,这个夏季至少赔十五六万。”

  李旭东租地种粮始自2008年,面积逐年增加。去年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麦子质量好,亩产在1200斤到1300斤,价格可以卖到1.3元到1.4元。附近像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四五家,最多的一家种了1000多亩。“今年种粮大户都要赔钱。”

  附近多位村民介绍,由于面积大,收割了之后也无处晾晒,降雨前全都没有收割。

  为了种地,李旭东找私人借钱,信用社贷款,用信用卡周转,目前还欠外债20多万元。幸运的是,去年给麦子买了保险,目前还没有顾上谈理赔的事情。“种粮食的风险主要在天气。像这次,天气好的时候麦子还不熟,等到熟了又下雨了。”

  去年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一亩地政府补贴10元,今年一亩地补贴20元。他不知道这次遭灾后相关部门是否会有补贴。

  不过,李旭东还顾不上想这些,6月1日一早,他已经联系好了几台旋耕机和播种机,趁着地里还湿着,他想抓紧把花生种上。这是他今年的希望所在。

国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内新闻:

  • 下一个国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内新闻 河南多县抢收小麦:连续降雨致大型收割机难下…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浙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2023年6月5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我国多种矿产勘查开发实现新突破 央视《新闻联…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2023年6月7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7月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07-04)
    普通国内新闻 2023 年 7 月 3 日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党旗在基层一线飞行教员:助力大飞机展翅翱翔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世界说】大规模枪击增速骇人、校园枪击频繁…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一周热点!本周全球有哪些矿业大事发生(611—…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一周热点!本周全球有哪些矿业大事发生(624—…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中国“三农”成就图片展在罗马举办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7月1日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汇总 最近…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骑手们注意!你的“头等大事”需要更新了→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今日(6月9日)有什么大事发生?重点关注的财经…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格隆汇 630 盘前要点—港 A 美股你需要关注的… (07-03)
    普通国内新闻 图片新闻 青海日报数字报 (07-02)
    普通国内新闻 英媒:辞职议员后 前首相约翰逊在英国小报找到… (07-02)
    普通国内新闻 智和岛最新资讯:智和岛集团成为格域新材料长… (07-02)
    普通国内新闻 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黑板报100例》看思…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