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环望全球,世界主要国家近些年均围绕“教育科技人才”这一重大议题,不断出台高等教育与科技人才战略规划,推进高等教育全领域全系统改革,强调通过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国际化引领、产学研合作、数字化转型改革等为抓手,推动本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增强国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近期,马来西亚学术组织Gerak提出了针对本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六项建议,涵盖预算、管理、学术自由、大学排名、学术诚信等改革。
首先,鉴于马来西亚教育质量一直受到许多关注和批评,Gerak建议拨出额外预算,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彻底、透明且独立的研究,这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最理想的办法是成立皇家调查委员,因为它可以对整个教育领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进行批判性审查。即使无法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任何彻底而独立的研究都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第二,必须重组大学行政管理体系。长期以来,马来西亚的大学一直受高等教育部的限制。公立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很少能够独立发言,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从当前的等级森严的政治从属关系转变为相互尊重和批判的关系。
第三,修改和废除限制学术自由的法律。这些法律对学术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它们阻碍了学者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这两者对于学术创新至关重要。
为此,必须废除《大学和大学学院法》(the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Colleges Act,简称UUCA),这是一项不民主的立法且与《世界人权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的原则冲突。学术组织Gerak强烈敦促政府用能够有效规范大学自主运作以及保护大学学术人员自由的立法来取而代之。当思想和得到基本保护时,教育卓越性就得到了保证。
第四,重新审视和调整对全球大学排名的追求。应当寻找定性的替代方案对我们的大学进行排名,同时减少我们对于评估学术质量的定量指标的过度依赖,其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五,严肃解决大学中学生和教职工的学术不诚信问题。例如,强制共同撰写论文的做法导致一些学术人员和许多研究生士气低落。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博士生导师在由学生独自撰写的论文上署名的做法是非常不道德的,但在马来西亚大学中这种现象却很普遍,这无异于剥削学生。
第六,改变已经侵入学术界的企业文化,取消打卡制度。大学不是工厂,也不应该像公务员单位或大型企业那样运作。打卡制度背后的原理是它允许雇主监督雇员的出勤情况。该制度提供了员工开始和结束工作时间的没有争议的记录。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数百所一流大学中几乎是闻所未闻的。这是一种贬低,意味着学术人员不值得信任。
在像大学这样的组织中,导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密切的关系或情谊。打卡制度不利于建立信任,特别是在学术人员和大学行政部门之间。取消打卡制度是赋予导师作为潜在世界级学者地位的第一步。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归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所有,转载请注明公众号来源与作者或编译者,申请授权请发送消息至后台,谢谢合作。
《国际教育资讯》长篇约稿与媒体合作事宜,请邮件联系《国际教育资讯》主编宋佳副教授。联系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