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公益巡讲2020年首场在线日晚,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公益巡讲2020年首场在线直播活动启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应邀在线为广大网友分享了《统编教材编写特色与教学建议》的精彩报告。
吴教授通过语文新教材实例,与老师们分享了各年级各单元的“语文要素”。他还通过详细的课例,解读了如何将语文要素细化成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在实践中体会语文要素、如何进行语感培养积累语言经验、如何围绕单元要素设计教学、如何细化单元语文要素等。
他特别提出,阅读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定要把阅读习惯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把培养读书习惯作为课程主要目标,把读整本书作为语文课核心教学内容,把学生读书作为语文课主要教学方法,语文课要确保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时间,把读书习惯养成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吴教授的报告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共鸣热烈反响。网友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务实、贴近一线、紧跟老师们教学需求,切中肯綮。
2020年,为促进一线教师全面深入理解语文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帮助一线教师学好用好新教材,全面实现语文素养和立德树人的完美融合,本报与《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编辑部联合启动了“课改中国行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公益巡讲活动。
作为本报的品牌公益活动,“课改中国行”开始于2011年暑期,由本报编辑记者、课改专家和教师志愿者组成的课改宣讲与采访团队,先后深入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区。“课改中国行”公益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深入基层调研教育,编辑记者通过这种走基层的方式,更好地发现基层教育发展的好经验、优秀教师成长的好故事,曾综合采访调研的结果,撰写发布了“中国课改报告”。有媒体曾把“课改中国行”誉为一场前所未有的“课改长征”。“课改中国行”一端连着教师,一端连着课改,是本报“零距离贴近教师”办报理念的行动诠释,是新课改理念的宣传队和播种机。
《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编辑部成立于2018年部编版新教材推出伊始,以“链接专家,链接教师,链接学生”为己任,立足于课程、教材、教法的探讨,以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和提高,提供路径和方法。
本次直播期间,主办方还将面向互动最活跃的地区、最活跃的学校,赠送1000套《新解新教材》图书。《新解新教材》图书,明确指出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从不同的角度落实语文要素、体现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的特点。
据悉,疫情期间,“课改中国行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公益巡讲在线点陆续推出。“课改中国行新教材、新解读、新教法”公益巡讲线下活动,也将随着疫情的结束,陆续走进全国各地。活动完全公益,将邀请统编教材专家深入一线,权威解读,邀请名师亲自示范。欢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