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主题活动,全区6500多名教师走访学生7.6万名,梳理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多条。传递教育政策和理念,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让走访成为群众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江苏教育报》整版向全省推介,45个家校共育典型案例及优秀视频获市级奖。
为破解青年教师成长通道受限问题,泰州市专门统筹20个岗位,用于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2022年,全市35周岁以下通过高级教师破格晋升评审19人,其中姜堰8人,占比42%。全年新增正高级教师6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网络名师工作室2个、市“四有好教师”团队3个,2名教师、2个教师团队获市“春蚕奖”。
暑期,姜堰中学“强基计划”试点班90名学生走进南京大学,参加“化学与生命”科创营活动,了解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科历史、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沉浸式进行实验体验,开拓了学科视野,激发了学习志趣。南京大学与姜堰中学合作共建生命科学探究学习中心、省AMUSE高中英语课程基地、南京大学教育博士与教育硕士实践基地等首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我区代表江苏应邀在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信息技术论坛”主题分享会上作经验介绍。以实验区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搭建区域智慧教育平台,创新教师研修方式,打造“M-IT”课堂模式和智慧评价体系,《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专题推介。截至目前,建成省级智慧校园49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3所。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全省率先探索课后服务“众筹”模式,推动优质社会资源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双减”政策落细落实,我区作为泰州市唯一受邀代表,在省教育厅“双减”一周年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座谈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全年获评优秀“双减”工作案例国家级3个、省市级20个。
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姜堰中学模拟政协社团斩获个人奖和团体奖22项,展示了姜堰中学学生“言有物,行有恒”“追慕崇高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模拟政协活动是我区策应“大思政”教育理念,探索“体验式德育”范式和“自生长教育”路径的有效尝试。
12月18日,总投资16亿元的姜堰中学西校区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占地总面积22.9万平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包括教学核心区、教学辅助区、运动健康区、文化艺术区、生活服务区等,其中一期工程用地面积3.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米,该项目为姜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三年来,区委区政府真金白银支持教育,真招实招优先教育,先后投入近33.8亿元新改扩建教育项目35个,新增学位8790个,全面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
3名学生代表江苏连线日,罗塘高中王勖、王睿涵、韩雨欣3位同学代表全省学子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直播授课中连线太空宇航员,畅谈奇思妙想。姜堰学子深入学习航天知识,汲取航天精神,敢于造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彰显“民族复兴有我”的青年担当。
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上,三水初级中学李米雪、南苑学校王思涵勇夺青少年部跆拳道项目女子35-39kg团体冠军。南苑学校陈长佑获男子51-55kg团体亚军,吴家辉、王韵舟获男子42-46kg团体季军,李冰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溱潼中学学生徐海杰斩获省第十一届残运会田径比赛F44级青年标枪、铅球项目2枚金牌。我区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打造“5621”特色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搭建平台,全年获省、市体育竞技类冠军39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