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从育种到收割 科技无处不在 …
 你敢信!楼市出了大利好!一…
 房价跌回八年前观望的躺赢了
 房价跌懵了!
 时政微观察丨以友为桥 以心相…
 直击真相!中国记者难忘黎巴…
 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身体被…
 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
 最新消息!国内大事!三分钟…
 今日国内八大要闻一起看
 2024年10月8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2024年10月7日事业单位社会时…
 美顶尖科学家要来中国工作曾…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2024年8月29日国内时政热点汇…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中国军网“驻扎”快手 以短视…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中国空军积极推进数智化空军…
 今晚19:30!2025年山东省硕…
 山东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
 济宁市教师郝洪梅入选2024年…
 超130款新闻资讯鸿蒙原生应用…
 热点关注:上海楼市新政落地…
 Illustrator提示无法链接的文…
 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
 我国可回收航天器今天成啦!
 冬奥背后的科技力量-新闻专题…
 房地产板块异动拉升板块内现…
 暖风频吹 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青岛市房地产惠民政策
 2024年文旅的10个热点和关键…
 长三角暑期消费维权5大舆情热…
 热度暴涨156%!《黑神话:悟…
 新华鲜报|15万亿元!冰雪经…
 习言道|两千多年前的家书吸…
 大事!大事!一起来看今日要…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际热点新闻
 热点汇总:9月3日全球最新时…
 国考申论必备:热点素材解析…
 2024年10月9日公考时政常识摘…
 2024年9月14日公考时政常识摘…
 “威慑俄罗斯”北约将在芬兰…
 非洲多国总统陆续抵京中非论…
 普京在内部会议上发火比上次…
 岳阳职院约妹
 火车票里面的商务座是什么意…
 大象网盟:为教育机构提供独…
 昆山高空抛大便引热议 “头顶…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从育种到收割 科技无处不在 “大国粮仓”装满科技“密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1/12 3:19:15 | 【字体: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入应用,我国粮食的丰收开始和“仰望星空”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跟随总台记者去实地探访,北斗技术是如何助力科技种粮。

  眼下,全国的秋粮收获正在火热进行,在北斗大厦也有一群年轻人,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秋收。为什么说它特殊?这台拖拉机上没有人,这就是北斗的无人驾驶技术正在进行现场调试。

  现在看到的黄色“铁牛”是一款可以自动避障的北斗无人农机车,所谓自动避障就是无人农机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保障田间劳作的安全。记者注意到,这次是真人参与避障测试,这个安全吗?

  武汉依迅北斗现场测试人员徐丁表示,此款无人机安全性还是高的。从去年到今年在不同的农田环境下,进行8小时不间断测试,包括它的安全性会更加精准、更加可靠。

  记者:“加菜了、加菜了,大家来看,这个小车是不是像常见的小餐车,但它却是给北斗农用无人机加料的,但是它加的料可不一般。”

  徐丁:“这套装备是运用了北斗的感知终端,相当于是给北斗无人农机车安装上了眼睛和耳朵。运用了惯性导航、激光、视觉等技术,类似于像是在农田附近安装一个小的WiFi接收信号,在可控范围之内更加精准。”

  一起来揭开无人农机车背后“智慧大脑”的支撑,大家来看,它们之所以能够高效智能的运转,都是靠眼前这个北斗农业服务管理驾驶舱。通过这个系统里面,湖北农机“一张网”可以实现应急调度。比如,在秋收的关键期如果某一个地方遭遇连续降雨,可以根据这一张图看看农机集中的区域,及时地进行调度,避免秋收秋种没有农机可用的情况,保障秋收秋种顺利展开。

  湖北省3000多万亩中稻收获已经进入尾声,油菜播种同步展开。在湖北咸宁赤壁市,搭载北斗终端的农机在田间穿梭。提升粮食单产,除了智慧田间管理系统还会有什么新举措?根据刚才看到的湖北农机“一张图”,我们到实地去做个探访。

  记者来到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镇的千亩智慧农场,身后的农田刚刚收完水稻,现在在播种油菜,田里跑着的就是搭载了北斗终端的农机。通过湖北省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看到,这三台农机的运动轨迹以及作业的亩数。据了解,搭载北斗终端后的农机作业精准度达到了厘米级,播种更加精准,可以节约种子和肥料。记者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今年这片示范田水稻单产达到1100多斤,相比去年增产200斤。对于山区的土地来说,这个增产幅度是来之不易的。

  增产的“密码”除了智慧管理,还有“小田并大田”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举措。航拍视角里的这片农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一幅田园美景,而过去不是这样。记者手里的这两张图片,上面是“小田并大田”之前的样子,可以看到一家一户的田块极不规则,有三角形,还有很多不规则的形状。而经过“小田并大田”举措,把不规则的田块拼成了规则的田块。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集中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当地农户告诉记者说,过去这里的田块一亩地一年只能租180200元,而现在租金最高可以达到440元,提高了土地的租金,增加了收益。

  这次也是当地第一次收完水稻后,再播种油菜,实现了一年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的轮作模式,这也得益于这两年“羊楼洞港”小流域综合治理。过去,这里的农田由于水利设施老旧,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只能种一季水稻,到冬季就成闲田了。而如今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沟渠相连,灌溉水源充足,这里如今也达到了一年种两季农作物的条件。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日前,我国首个智能化田间植物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在海南落成,标志着我国作物育种正式迈入智慧育种阶段。

  “植物表型”简单来说就是植物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包括植物的外形样子,也包括一些内在的生理特性,比如对干旱、疾病的抵抗能力等。眼前正在试验田中穿梭的大型设备就是田间植物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可以按照预设轨道远程遥控进行移动。它有6只像“眼睛”一样的传感器同时给植物扫描,相当于植物的“CT仪”。

  虽然外观框架看起来简单,但内部包含了多光谱、热红外、叶绿素荧光等六种高精度的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定时定点进行数据采集,30秒内就可以完成一个种质材料的采集工作。

  通过这个平台采集的数据被传输到数据分析中心后,科研人员就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为后续的作物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从育种到收割 科技无处不在 “大国粮仓”装满… (11-12)
    普通科技新闻 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11-11)
    普通科技新闻 我国可回收航天器今天成啦! (11-11)
    普通科技新闻 冬奥背后的科技力量-新闻专题-科学网 (11-11)
    普通科技新闻 C Trend丨一周科技资讯速递 (11-10)
    普通科技新闻 一周热闻回顾(2024年10月13日) (11-10)
    普通科技新闻 一周热点:LED项目频传喜讯MiniLED新品密集发… (11-10)
    普通科技新闻 锤子科技最新资讯-快科技--改变未来 (11-09)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浪潮 (11-09)
    普通科技新闻 时政镜距离|再论科技创新 (11-09)
    普通科技新闻 《追光》第十二集:淬炼大国利刃 (11-02)
    普通科技新闻 亮相央视林巴赫航空发动机助力交叉双旋翼无人… (11-02)
    普通科技新闻 我台纪录片《代号603》在央视CCTV7黄金时段播… (11-02)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石油大学校友朱光有入选“影响力科学家” (10-31)
    普通科技新闻 全校仅10人!他们是石大最闪耀的科技之星! (10-31)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0-31)
    普通科技新闻 视频]改革开放中奋进的中国科技事业 (10-30)
    普通科技新闻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 (10-30)
    普通科技新闻 视频][走过三十年] 科技引擎助力发展 (10-30)
    普通科技新闻 2024航空领域重大科技进展和重大科技问题发布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