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三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强国,将在同一年相继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
当三个军事超级大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同一年展示武力,这绝非简单的仪式性活动,而是向世界发出的强烈信号:
从冷战时期的红场阅兵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庆阅兵,这些展示武力的场合从来都是国家意志与战略意图的集中体现。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秩序面临挑战,中国崛起的速度超出预期,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三国选择在同一年展示军事力量,实际上是一场无声的战略对话,通过武器装备的展示进行着复杂的力量博弈。
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恰似一场精心编排的国际政治戏剧,每个国家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舞台时刻。
俄罗斯在这场胜利日阅兵中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军事装备,但最引人关注的并非俄制武器,而是来自乌克兰战场的美制艾布拉姆斯和德制豹2坦克:
历史上,大国阅兵几乎都是展示本国军事工业成就的窗口,极少将缴获的敌方装备作为展示内容。
北约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系统并非不可战胜,俄罗斯军队有能力在战场上击败并缴获这些装备。
除战利品展示外,俄罗斯还亮相了T-90M主战坦克、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等战略武器,以及体现现代战争特点的无人机蜂群战术。
乌克兰战场只是俄罗斯军事能力的局部展示,俄方仍掌握着足以影响全球战略平衡的核威慑力量。
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将于2025年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预计将聚焦于展示代表未来战争形态的高技术武器系统。
中国阅兵历来遵循逢十周年的惯例,但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已经打破了仅在国庆逢十周年阅兵的传统,因此今年再次举行阅兵并不意外。
一方面,抗战胜利8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念节点,特别是在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通过阅兵强化历史记忆与国防意识具有特殊重要性。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全面遏制、台海博弈加剧、南海摩擦不断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通过展示军事实力来明确战略红线。
据各方分析,中国在此次阅兵中可能展示的武器系统包括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轰-20战略轰炸机、歼-35舰载机以及东风-41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等。
与俄罗斯展示战场实用性武器和美国可能展示的体系化装备不同,中国的阅兵预计将突出技术突破和非对称优势。
特别是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中国已经确立了对美国的领先优势,这种技术差距的公开确认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战略威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通过阅兵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是一套完整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
这套体系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能够有效抵消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传统军事优势,从而重塑地区力量平衡。
计划于2025年6月14日举行的美国阅兵,号称是庆祝陆军建军250周年,但这一日期的选择颇有深意:
考虑到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的政治背景,这次阅兵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政治象征意义。
美国历史上极少举行大规模阅兵,上一次可追溯到1991年海湾战争胜利庆典。
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霸权达到顶峰,以至于认为不需要通过传统阅兵来展示实力。
美国全球军事存在通过遍布世界的基地网络、航母战斗群和快速部署能力自然展现,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威慑效果。
然而,2025年美国却一反常态决定举行阅兵,这一转变背后反映了深刻的战略焦虑。
面对中国军事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俄罗斯在常规战争中的表现,美国需要重新确认其全球领导地位。
特别是在高超音速武器、电子战、太空能力等关键领域,美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技术优势正在丧失。
从目前信息看,美国阅兵可能展示的装备包括F-35战斗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爱国者导弹系统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等现役主战装备。
与中俄可能展示的新型武器相比,美国的装备清单显得相对保守,缺乏突破性技术展示。
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军事工业面临的现实困境:新一代武器系统(如第六代战机、激光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研发进度滞后,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可靠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美国阅兵的重点可能转向展示其无可匹敌的军事体系整体能力和联盟网络优势:
从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阅兵必然强调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次强大的叙事,对内提振民众对国家实力的信心,对外重申美国对全球盟友的安全承诺。
特别是在欧洲盟友对乌克兰支持力度出现分歧、亚太盟友在中美之间谨慎平衡的背景下,美国需要通过一场高调阅兵来巩固西方联盟体系。
将中美俄三国的阅兵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三国不同的战略文化和军事发展路径。
通过展示战场缴获装备和经过实战检验的武器系统,俄罗斯强调其军事力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深陷乌克兰战场,承受西方全面制裁,需要通过军事展示来维持大国地位和国内凝聚力。
通过展示代表军事科技前沿的高超音速武器和隐身平台,中国强调其在特定领域建立的非对称优势。
这种展示方式与中国不追求全球霸权,但坚决维护核心利益的整体战略相一致,旨在威慑潜在对手不要挑战中国在台海、南海等关键利益区的红线。
美国军事优势从来不仅依赖于单一武器平台,而是建立在全球基地网络、情报监视侦察体系、后勤保障能力和盟友协作等综合因素之上。
这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军事优势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根基,也是中俄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这三场阅兵绝非孤立的军事活动,而是紧密关联的战略互动,共同勾勒出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轨迹。
首先,这反映了传统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秩序正在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力量中心格局。
与冷战时期美苏主要围绕核武器数量展开竞争不同,当前的大国军事博弈更加注重技术质量、作战理念和体系能力。
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和太空能力等新兴领域成为竞争焦点,这些领域的优势往往比传统武器数量更能影响战略平衡。
当主要大国都认为需要通过公开展示武力来维护自身地位时,这本身就说明国际关系中信任缺失、对抗加剧的危险趋势。
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持续、中东局势动荡、台海风险上升的背景下,2025年的三国阅兵可能成为国际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前兆。
传统上,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规范,包括武力使用的标准和军事透明度的要求。
中俄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带来对这些规则的挑战和修正,2025年的阅兵竞赛正是这种规则博弈的直观体现。
当中美俄三国在2025年相继展示各自的军事肌肉时,世界将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对话。
在一个大国竞争重新成为常态的世界里,各国如何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避免灾难性冲突?
在你看完三国阅兵的分析后,你认为这种军事展示更多是维护和平的威慑手段,还是加剧紧张的危险举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丰田高管:一台车不管外型、颜色多扎眼球,如果不是原创的,就没有灵魂!网友:在内涵谁?
安徽一农场老板称自己种的土豆被哄抢,当地:很多人来自其他乡镇甚至隔壁县,警方已立案
TUXEDO 发布新款 Linux 轻薄本 InfinityBook Pro 14,AMD 处理器
微星推出 2 款 144Hz 商用显示器:24/27 英寸 FHD,TÜV 认证护眼
100天免倒垃圾 懒人救星实锤!云鲸自动集尘吸尘器V40 Station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