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从周边来看,中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过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中美关系,可能会呈现更为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中国的政策是一贯的,而拜登政府的对华工具更多还是指向可控的对抗,因此在中国内部和周边美国较容易施加影响的问题上,局面会可控,博弈则趋于隐蔽。特朗普末期那种自由落体的状态将会停止。
但是,印度与中国的边境对峙仍然将持续,这是2021年最为严重的问题。原因在于,中印边界对峙不会停止,而受控程度甚至要低于2020年6月之前。
首先,在国际大环境下,中美竞争关系仍然照旧,那么印度就有着继续延续“联美制华”的战略动机。这一动机背后所影响的印度政府精英思维也不会因此发生改变,事实上在被证明这一战略是失败的之前,印度并无改变这一立场的意图。
其次,印度国家内部的印人党精英不仅一手构思了“联美制华”的战略,同时这种战略也与印人党习惯奉行的强硬外交路线有更大的契合之处。印人党需要印度教民族主义,这就同样需要内部和外部的“敌人”意象。中国将是其敌人意象中较好利用的一个。
再次,印度军队内部趋于松散的纪律控制、高层军官默许下基层军官的鲁莽行为等,都会鼓励他们在开春时节制造事端,以便打开中下级军官晋升空间和高层军官的政绩或寻租空间。印度军队在遭遇极为严重的军事失败之前,这种行为是不会停止的。
简单来说,印度内部鼓励对华挑衅乃至战争的机制没有变,并且可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而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从90年代末开始的边境建立互信措施,现在除了军长级谈判之外几乎都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印军公然使用热兵器开火以及印军下放开火权,这些都是极为严峻的事态。
因此,印度在中印边界继续挑衅的可能性将随着气温上升而进一步提高,不仅仅是西段,东段也有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夺取多少山头是印度的次级战略目标,核心战略目标仍然在于恶化与中国的关系。在2021年开春后,印军的重新活跃完全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对抗,甚至可以说,爆发直接交火的可能性很大。至于直接交火会不会滚雪球般的变成边境战争,这点我们需要考虑双方当时的具体意图。
对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轻武器交火是完全可能的,而边界炮战也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卷入航空兵力的空战也有可能性。至于全面大规模战争,目前来看可能性很小。对于解放军而言,边界炮战是优势最大的一种模式,解放军的反炮兵火力绝对不是南亚炮兵可以承受的。轻武器交火上双方差距更多取决于战术和意志,解放军是相对有优势的。航空兵力解放军则受制于地形,不得不以质量对抗数量,西藏的空防则需要进一步提高密度。
对于印度,中国并无意愿与其为敌,因此中国没有开第一枪的动机。但是一旦印度开了第一枪,解放军将证明自己的优势绝非虚言,击败印军仍然是大概率的事件,区别在于交换比多少。印度恶化对华关系不会对印度有多少帮助,中印早已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新德里不懂军事的文官和前线不懂政治的军官可能要为他们被热坏了的脑子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