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9日,美国白宫对外发布了一则匪夷所思的行政法案,该法案将授权美国财政部禁止美国国内的投资机构在半导体、微电子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对华进行投资。
在中国过去二十年的经济进程中,美元资本在其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大家一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字节在内的头部TMT公司,基本上都是依靠着所谓的美元资本度过初创阶段。
这道法案出台的背景,就是美国试图切断中国科技企业成长链的一次尝试,事实上在该法案出台以前,美元资本就已经开始以裁员、切割分公司等各种形式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创业投资数据库Crunchbase 的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数量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1-4月份美国投资者仅参与17笔中国科技企业融资,这个数字在2021年曾高达426笔。
而来自另一个投资分析网站pitchbook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国投资者对华投资规模仅为2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4亿,降幅度高达91%。
不过,让一众美国投资者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前脚刚从中国市场撤离,几个浓眉大眼、头顶面纱的中东大汉,瞬间就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9月初,阿联酋第三大主权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高调举办了其北京办公室的开业仪式,作为一家规模超2万亿人民币的主权基金,穆巴达拉进驻北京仅一年的时间,就已秉持着财大气粗的性格在中国投资了包括boss直聘、快手、小鹏汽车在内的80多个项目。
今年3月份,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宣布将投资837亿在华建设大型炼油化工厂,并以246亿人民币现金收购了荣盛石化10%的股权。
同一时间高调官宣的还有阿联酋的穆巴达拉与阿布扎比投资局,前者以3亿美元参与了京东工业B轮融资,后者则向蔚来汽车注资11亿美元进行战略投资,同时还购买了字节超过1亿美元的股票。
类似于穆巴达拉、阿布扎比之类的生僻名字,我估计不少朋友应该是头一回听说,他们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东主权基金。
根据数据机构Preqin发布的《2023年主权基金财富报告》显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7万亿美元,占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36%,全球十大主权基金中,中东独占四席。
中东投资中国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中国市场首次对海外投资者开放时,阿布扎比投资局就已开始在中国投资。
不过以前中国市场的投资方,主要以美国投资者为主,中东资本更多时候是以合作基金的形式布局,隐藏在幕后,比如孙正义的愿景基金,其主要投资者就是中东主权基金,而愿景基金约有1/3的资金最终流向中国科技企业的。
直到今年美国资本撤场后,中东资本才开始以直接投资方的形式参与中国企业的融资中来。
相较于热衷做孵化的美国资本,中东的土豪进村那完全是在拿钱开路,百亿级和千亿级的项目那是说投就投。
沙特阿拉伯基金一月份刚在深圳投了个10亿美元的基金,二月份又在杭州和阿里搞了个同等规模的。
截止6月底,包括卡塔尔、阿布扎比、科威特投资局在内的中东主权基金,在中国股票市场疯狂的买买买,已经成为了62只A股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了。
不过,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没由来的爱,美国资本的撤退除了有官方层面的限制以外,市场自身的消极不振也有一定的原因,这应该是过去半年里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
以经贸领域为例,10年来,中阿贸易额增长1000亿美元,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2.6倍,存量达23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实施200余个项目。
2022年12月,中国在沙特连续参加了中沙、中阿和中海三场高规格的峰会,基本上算是把海湾国家见了个遍,除此外,还顺便达成了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间以人民币结算石油和天然气的框架协议。
这是中东国家突然一致东进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每年进口原油规模达5亿吨,这其中有40%进口自海湾地区,尽管目前与我国开展石油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还仅有伊朗和阿联酋,但其所产生的贸易规模也是巨大的。
对中东地区的国家来说,人民币暂时还不能作为国际货币广泛应用在全球交易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购买中国商品,以及投资中国产业,让其产生更多的价值。
作为依靠石油资源富裕起来的国家,在能源革命越来越临近的今天,要说没有紧迫感是不可能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沙特目前的战略级愿景:VISION2030。
其核心目的就在于重构以石油为主的经济体系,减少国家对石油产业的依赖,中国作为世界上工业门类最全面的国家,在这方面能够提供不菲的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全球避险与地缘变动等诸多考量,沙特国家银行在今年春天的瑞银事件中亏损不菲,全球经济系统中的风险其实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如何规避危机在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中东资本的东进,在未来规模会越来越庞大,两地间的经贸联系在越发紧密的同时,没准也会叩开一个全新的,独属于亚洲间的,经济增长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