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应急管理:一周应急要闻回顾(2020.5.17—2020.5.23)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指导云南做好严重旱灾救灾工作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从九方面对全国两会期间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具体要求。5月18日至5月28日,加油站原则上停止散装油销售,烟花爆竹批发单位和长期零售点也将停止配送和销售烟花爆竹。5月19日零时至5月30日24时,全天禁止运载危化品(含剧毒化学品)车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
河北省安委办从即日开始到5月下旬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安全生产集中督导执法检查活动。对拒不整改重大隐患、拒不执行监察指令、拒不落实整改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辽宁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印发通知,就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辽宁省安委会14个安全生产综合督查组将在全国两会期间进驻各市、沈抚新区,开展“驻在式”、不间断督导检查。
5月1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应对各类事故灾害,为全国两会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5月18日起,山东全省已组织市、县两级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5个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执法检查活动。5月20日,又部署各相关部门单位需对本单位重大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排查,特别要加强危化品生产运输、森林火灾、海域海事、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防范。
5月19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专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该厅要求强化督导问责,开展巡回式、驻点式调研指导,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管理漏洞。
5月18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就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稳定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三碰头”带来的挑战,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事故,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底线个督导组赴各地防风险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组织成立了19个督导组,从5月20日起,对各地市和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执法、应急值班值守等工作开展明察暗访,找问题、查漏洞、促整改。
5月18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来到省防指召开省防汛工作调度会,他强调,始终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底线思维,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省安全度汛和社会稳定。
5月18日下午,湖南省省长许达哲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整治、防汛抗灾等工作。
5月14日,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到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调研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三大系统”建设工作,强调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加快提升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
5月16日到17日,四川省省长尹力赴甘孜州督导调研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5月17日,尹力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优化应急预案,加快推进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现代化救援设施设备配备使用力度。
山西省日前召开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对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特种设备、冶金制造等11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云南除深入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乡村火灾防控、重点行业管理以及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消防安全素质提升等工作外,还将深入推进文物建筑和古城古镇、城中村出租屋、传统村落、大型村寨等消防治理及单位、社区消防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工作。
甘肃省安委会印发了《甘肃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进行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和渔业船舶、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危险废物等9个专项安全整治。
九江市出台实施方案,从抓培训、建网格、用科技、严法治等四方面提出15项具体措施,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方案提出,彻底消除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盲岗”“盲区”,从源头准入、企业管理、属地监督、部门执法等各个环节织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
5月18日,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公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确保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辽宁省应急管理厅负责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监督全省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运用工作;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根据监测监控预警信息,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措施,开展精准监管执法等。
5月19日河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该省将从全省选拔3790名消防指战员,组建1支省级救援队、19支市级突击队以及194个县级攻坚组,打造省、市、县三级抗洪抢险力量体系。
5月18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加强全省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3.2万个城乡社区全部配备至少1名灾害信息员,确保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灾情全知晓。
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若干措施》,主要围绕取消精简消防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消防执法行为、优化便民利企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制定15大项46子项工作任务,其中有36项改革措施为广东首创。
日前,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在陕西全省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切实解决多层级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缺位和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能。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全省安全生产执法联络员工作制度,全面加强精准严格执法。目前,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已明确1名总联络员,各市州、县(市、区、行委)应急管理部门已明确52名专职联络员。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八部门联合印发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实施方案,从今年起,山西省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不再产生新的“头顶库”;到2022年底前,完成所有尾矿库“一库一策”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的编制,并基本形成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多部门出台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市州在2020年5月底前,建立健全以市县级人民政府领导、监管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包保责任。自2020年起,甘肃省将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构建尾矿库等量或减量置换机制。
5月18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百项地标”,即北京市百项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发布、实施情况。目前,87个行业领域的标准都已发布,其中还包括14项京津冀协同标准,覆盖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的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5月20日,川渝滇黔10市(区)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联席会议召开,倡议建立区域应急联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机制、应急联动响应机制、资源共享保障机制。10市(区)将联手共创应急管理合作典范,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5月18日,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局)召开视频会议,研究讨论了《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组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架构、工作职责、运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四地将重点围绕应对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特点,从政策标准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联防联控体系、应急指挥体系、应急保障体系5个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签署了《黑龙江省铁路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和《黑龙江省航空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充分发挥铁路和航空应急资源优势,为高效应对救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